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走近星星的孩子———关注儿童孤独症

作者:陈斌 更新时间:2010-05-31 点击数: 百度一下


  ■新快报记者 陈斌/文

  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儿童发育障碍中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学术上定义孤独症儿童的表征包括有“躁狂”的行为表现,具体的症状表现为社交恐惧、强迫性行为和交流障碍。1982年我国诊断出第一例孤独症儿童。有人说,患儿童孤独症的孩子都是星星的孩子,来自遥远的天际,一不小心跌落在了尘世。

  1成因

  根据香港协康会《自闭症儿童训练指南》提到的儿童孤独症特征(沿用美国标准)主要包括:

  1. 人际关系的障碍;

  2. 沟通障碍;

  3. 对事物的兴趣和处理方法明显地表现出狭隘及固执;

  4. 弱智及发展障碍;

  5. 异常的行为表现(包括过分活跃、专注力短、容易冲动、常有伤害自己的行为、容易发脾气及有激烈情绪等)。

  关于儿童孤独症的成因,目前有这样几种说法:

  如果你有任何心理问题想要咨询或答疑,欢迎与我们联系,读者信箱:joyxkb@vip.sina.com。

  1. 重金属中毒

  指体内重金属含量过高,甚至超标数十倍,通常由于孕妇体内重金属含量过高而遗传给孩子。重金属会从哪里进入体内?从心理专家接触过的一些病例来看,患儿的父母有的是小时候有过玩光管水银的经历,皮肤吸收水银之后进入体内;有些是海鲜爱好者,特别喜食生蚝等贝类海产品;有些是怀孕期间不慎吸入有害气体……重金属一旦进入体内很难排得出来,成人自身重金属过高,通常会有形体偏瘦削、容易感觉疲累、皮肤沉淀较多等特质,或者曾经有徒手接触水银的经历等。广东沿海地区海产丰饶,近年来空气质量显著转差,也不排除是导致儿童孤独症发生的一个诱因。

  

  2. 脑干发育迟缓

  脑干发育,指脑干营养供给发育及体能锻炼。如果重金属含量过高,会阻塞脑干营养的吸收。而如果大脑发育所需蛋白质和氨基酸在食物中缺乏,也会在一定程度影响脑干发育。一般表现为睡眠不安、情绪暴躁等(这里指的是单纯营养供给不足引起的表现)。

  除了营养之外,更重要的是脑干脊椎体能锻炼不足引起的发育迟缓,具体表现为爬行不足导致的缺乏锻炼。现在的孩子都比较矜贵,好几个大人伺候着,可能会失去在地上爬的机会,学步车的出现更扼杀了孩子脊椎发育的良机。很多自闭症儿童和专注力失调的儿童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他们的背脊肌肉松弛、脊椎歪曲。

  此外剖腹产对孩子也有影响,不过与儿童孤独症的相关相对低一些。孩子在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当中,再也没有像爬行期那样需要整天昂着头锻炼脑干脊椎的机会。孩子整天被抱在襁褓中,等到要学步的时候,家长可能会为了省事、不脏、不碰到桌角就将孩子放在学步车里,没过几天就被扶着学走路,孩子的整个骨架还没发展好就开始直立生活,即使没有严重到自闭症、专注力失调等地步,也可能会变成O型腿。

  说了那么多,都是为了说明孩子爬行的重要性,心理专家指出,自然学习是最重要的,需要顺着孩子发育的天然过程。当有一天孩子在地上爬着爬着突然站立在你面前的时候,那种感觉更是惊喜。

  

  3. DNA变异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先天性孤独症和一种叫作HOXAI的基因变异有关。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孤独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对57位孤独症患者进行的研究表明,40%的病人身上携带着变异的HOXAI基因,父母任何一方遗传这种变异基因就会使儿童轻易患上孤独症。

  但为何具有这样变异基因的父母自己却可能没有患上孤独症,科学家们的解释是可能其他类型的基因抑制住了这种与孤独症有关的变异基因,从而使该病没能发作。

  HOXAI是在人类胚胎成长过程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一类基因,之所以重要是它能关闭或开启其他基因。这类基因对脑部的发育尤为重要。

  2 表征

  那么,如何识别儿童孤独症的基本表征以帮助家长尽早识别和寻求帮助呢?

  最明显的表征是孩子对事物有狭隘和固执的认知,如认定了某个玩具放在某个地方,就必须把那个玩具放在那个地方;再如排成一条直线的积木就必须排成一条直线,任何人去移动或取用,他都会不分情由地哭闹。

  第二个显著但常被忽视的表征是无法与人进行眼神接触,即使是身边最亲密的人。注意“无法”的意思是指孩子本身没有这个能力,而不是因为调皮捣蛋,很多家长以为孩子是故意不看人,因此忽视了这一表征。缺乏眼神接触,是儿童孤独症患儿无法与社会交往的最根本原因。孩子的眼神飘忽,即使亲人呼唤也不会有任何眼神反应而只是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另外,在学习语言的时候,孩子可能会表现出“鹦鹉学舌”般的刻板式对话。比如教孩子与人打招呼,跟孩子说“宝宝你好”,孩子会回应“宝宝你好”,甚至不分场合说出奇怪的句子,如“老师早上好再见”。同时,孩子可能会表现得无法理解笑话的含义,因为他们不能理解双歧词或暗讽。

  其他的异常表现包括过度活跃,比如喜欢不停地跑来跑去或不停地转圈,因为大脑前庭发育不完善。容易冲动、容易发怒,因为被其他人破坏了心目中的“规矩”,过激时甚至会有伤害自己的行为,如拉#p#分页标题#e#扯头发、拍打头部、撞墙等,因为头部疼痛。

  但是专家也同时提醒,如果孩子存在有上述的一些表征,家长需要先让孩子学习并纠正,不要按表征一概而论,误诊贴标签对孩子的伤害也是很大的。

  3 建议

  心理学家的意见是,儿童孤独症的治疗越早越好,最佳的介入年龄是3岁—7岁,这是黄金治疗期,因为孩子整个人都在发育当中,通过排毒、营养及感觉统合运动,辅助情绪社交的学习,是可以回复到正常人的世界来的。能够达到正常人的社交状态、工作乃至结婚、生子都是可以的,这是治疗标准。

  目前广州的一些心理咨询机构也有这样的专门培训课程,叫做《准家长护照》,是手把手教准家长们如何做一位称职的0—3岁幼儿家长的课程。虽然怀孕产检也会有一些培训准妈妈的课程,但主要是生理方面的培训为主,而如何做家长、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课程就是《准家长护照》中的内容了。

  这一课程包括:怀孕前需要做好哪些身体准备以保障孩子的健康?胎教音乐是否对孩子有用?怀孕期间是否适宜有性生活?选择自然分娩与剖腹产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孩子在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有什么不同的需要?如何协调与祖父辈在孩子教养上的矛盾?与孩子沟通有哪些技巧?我的孩子会是小儿多动症吗?

  围绕以上问题,《准家长护照》从身体的生理准备、怀孕期的身心调节、教养方式协调以及亲子沟通技巧几个方面,给准家长们一些理论启示。


  张洁

  ●本期专家

  张洁

  心理学理学士;学障儿童综合评估与治疗师、儿童情绪社交发展辅导师、国际认可健脑操导师、国际认可身心语言程序学执行师。现为众慧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儿童心理辅导师,专职“学习障碍”儿童及青少年辅导、“广泛性情绪障碍”儿童辅导及青少年情感辅导。

加入收藏
Tag: 孩子 星星 儿童
上一篇:孤独症儿童家庭 以画相会展特长
下一篇:欢乐六一 自闭症儿童共享童趣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异国"爱心天使"汉中献真情 福利院里温暖孩子心
  • 未成年人媒体素养教育行动策略研究
  • 培智学校智障儿童 海洋馆里找欢乐(图)
  • 国际残疾人日 倾听“我们的心声”
  • 她终于打开了心扉 自闭外来生在帮助下有了可喜变化
  • 隔代抚养家庭的“逆效应”
  • 儿童智力发育受人工化学物质的损害
  • 转学不轻松,适应最重要
  • 儿童医院脑象图检测发现孤独症儿童左脑功能匮乏
  • 感人真挚《我的马拉松》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