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查两千儿童,三成“感统失调”
孩子3岁多,不仅胆子特别小,走路也不稳,这让母亲章女士焦急不已。前不久经测试,原来孩子存在感觉统合失调。
记者日前了解到,武汉市妇幼保健院2007年对其直管的15家幼儿园的4岁半到6岁的2000名儿童进行了感觉统合方面的筛查,结果显示:平均32.85%的儿童有感觉统合失调情况,其中一家幼儿园的比例达到47.37%。
据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王凤介绍:国内资料显示,0岁-14岁儿童中,有40%-60%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感统失调的问题。
何谓感觉统合失调?它是指孩子有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胆小害羞、缺乏自信、脾气急躁、固执、粘人爱哭、偏食挑食、爱咬指甲、笨手笨脚、怕别人触碰身体、容易吵架、多疑、爱撩人,学习效率低,做作业慢、讨厌阅读、写字大小不一等问题。
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心理保健门诊杨少萍主任医师介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主要由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造成。“许多产妇选择剖腹产,孩子出生时没有经过产道挤压,往往缺乏感觉上的一些必要刺激,导致孩子容易发生情绪敏感、注意力不集中、手脚笨拙等问题,发生感觉统合失调的比率比一般孩子要高。”此外,父母对孩子疏于适度的抚摸、拥抱,处于大都市小家庭中的孩子缺乏小伙伴,而祖父母又过度保护,过早用学步车等,都容易导致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感统失调如何矫正
孩子若有相关症状,应首先到正规医院做一次感觉统合测评,然后运用专家设计的教具、器械和精心策划的游戏,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科学训练,以生动轻松教学形式对孩子进行矫正。
感统训练并不局限于医院,在家里同样能进行:平时家长多陪陪孩子,一起溜冰、跳绳、拍皮球等,不仅可以使孩子身体各部分相互协调,情绪稳定,更能让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性格开朗,充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