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自诊
自诊方法一 克氏行为量表 行为表现(打分方法:从不-0 偶尔-1 经常-2)
( )1.不易与别人混在一起 ( )2.听而不闻,好像是聋子 ( )3.教他学什么,他强烈反抗 (如拒绝模仿、说话或动作) ( )4.不顾危险 ( )5.不能接受日常习惯的变化 ( )6.以手势表达需要 ( )7.莫名其妙的笑 ( )8.不喜欢被人拥抱 ( )9.不停地动,坐不住 ( )10.不看对方的脸,避免视线接触 ( )11.过度偏爱某些物品 ( )12.喜欢旋转的东西 ( )13.反复怪异的动作 ( )14.对周围漠不关心 注:“从不”指这种行为从来没有出现过 “偶尔”指这种行为有时出现,但次数不多,一周只反复几次 “经常”指这种行为几乎每天都出现,已引人注目
判断方法: 累计不低于14分且“从不”3项以下,“经常”6项以上的孩子则有可能患上了孤独症。分数越高患孤独症的可能性就越大。
自诊方法二 孤独症通常起病于3岁以内,如果出现如下三个方面的症状,建议及早就医诊断,及早干预 1、 人际交往障碍: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各项中的两项症状 (1) 极度孤独,明显缺乏社会情绪反应,不能与别人(包括父母)产生正常的情感交流。 (2) 不能用注视、表情、姿势或手势进行交往。 (3) 不能与其它儿童建立伙伴关系。 (4) 对集体游戏缺乏兴趣,不能对集体欢乐产生共鸣。 (5) 遇到疾病或挫折时不会寻求支持或安慰,当别人遇到挫折或难过时也不会主动给予支持或安慰。 2、 言语障碍:至少需要具备下列各项中的两项症状 (1) 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 (2) 刻板重复一些词语,与环境和正在进行的活动无明显联系。 (3) 言语声调、速度、节律、重音等方面异常。 (4) 2岁以前语言功能发育正常,但2岁以后出现障碍,甚至完全不会讲话。 (5) 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明显受损害或不足。 3、 兴趣和活动异常:至少要具备列各项中的两项症状 兴趣刻板、狭窄。 (1) 对某种东西特别依恋。 (2) 强迫性地进行某种特殊的仪式性的行为。 (3) 刻板重复的动作或姿势。 (4) 对某些东西的非主要部分特别感兴趣。 (5) 对个人生活环境不愿或拒绝任何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