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政策法规

孤独症儿童救助应走向“普惠”

作者: 更新时间:2011-04-01 点击数: 百度一下

孤独症儿童救助需要从“特惠”走向“普惠”

孤独症儿童救助需要从“特惠”走向“普惠”

    4月2日为“世界孤独症关爱日”。孤独症儿童被称为“来自遥远星球的孩子”,即使你与他们近在咫尺,内心却是遥不可及。这也是一个数目不断增加、亟待全社会了解和关爱的群体。然而由于各种现实原因,许多孤独症儿童及其家人一直都处于孤立无援的困境中。

    家有自闭儿生活多艰辛

    家住百花井的娟娟(化名)是一位孤独症患者,今年11岁的她不会说话,不跟人交往,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娟娟的家人体会了怎样的酸甜苦辣?昨天记者进行了探访。

    “女儿是2000年9月出生的,七斤二两重,白白胖胖的很好玩。”妈妈李女士还发现,女儿对音乐非常敏感。“每次电视上放音乐,她就手舞足蹈,稍微大点还会在地上跳舞,我们都以为她是个天才。”

    没想到娟娟满一周岁的时候,却突然两手痉挛、口吐白沫,去医院做脑电图才知是癫痫。随后的两年,在家人的精心治疗下,娟娟逐渐康复了。

    然而很快,李女士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喊她不应,问她也不说。别的小孩子都能说话能走路,她不能走又不能说话。给她打预防针她也不哭,好像不知道痛一样。”

    娟娟的阿姨是一家诊所的妇产科医生,听说娟娟听觉迟缓、运动能力差的情况,首先想到的是治疗癫痫时产生的药物中毒。去医院抽血检查却显示正常。那难道是耳朵问题?再做检查,听力也很正常。李女士不放心,跑到北京、上海的大医院检查,结果是听力完全正常,发声器官也没有问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女士跟随朋友来到一家培训康复机构,在那里看到了很多跟女儿情况很类似的孩子。“他们都像娟娟那样,注意力不集中,激动的时候就咿呀呀地拍手、傻笑,不跟小伙伴一起玩,老师喊也不理不睬。”李女士这才知道,娟娟得的是孤独症。

    李女士说,每次看到女儿完全不像活在这个世界的样子,她就会感到很心痛。“想要什么东西,她不会指给你看,也不会说,就尖着嗓子大喊大叫。她会把衣服作裤子穿,裤子作衣服穿,左右脚鞋子穿反了,就别着脚走来走去。我们教了那么多年,她还是左右上下不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让娟娟家人难以忍受的,还有别人的闲言碎语。“小区的人会窃窃私语,说我生的小孩不是聋子就是哑巴,听着心里特别不舒服。以前送她上学,小孩看到她就躲,后来娟娟打死都不愿意去学校了。去培训机构呢,都需要家长的陪护,可我们还得上班啊!培训费用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压力。”

    一个沉重的社会课题

    合肥市残联康复处负责人李全志告诉记者,目前,对孤独症患者群体还没有较完整调查报告,但根据国际上认可的万分之六的患病率估算,安徽省约有孤独症人士10万-15万,合肥市则有3000人左右。

    据了解,孤独症目前尚无药物可以根治,主要干预途径为康复和教育。但是,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相关医疗与康复资源的不足,孤独症儿童普遍面临康复难、上学难问题,多数孤独症儿童及其家人都处于自我救赎、孤立无援的困境中。

    “以合肥市为例,目前经过残联机构认定的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机构只有四家,其他方式举办的社会机构也不过八九家,而且,大多数机构属民办,规模普遍只能容纳几十人以内的康复需求。”李全志介绍。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少数项目经费外,民办康复机构几乎所有的经费都来源于服务对象。”合肥市春芽残疾人互助协会会长时艳侠介绍。“几乎所有的孤独症家庭都因此面临着各种经济和精神压力,这已经是一个沉重的社会课题!”

#p#分页标题#e#

从“特惠”到“普惠”

    记者了解到,从2006年开始,我国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将孤独症列入精神残疾范畴。20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孤独症儿童教育问题。中国残联于2009年启动贫困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为3至6岁享受低保及家庭经济困难的孤独症儿童提供连续3年每年补助1万元的康复训练费用。

    合肥也从2009年开始实施国家和省市三级配套的贫困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今年,该项目惠及的我市孤独症儿童有50人左右。据了解,该项目部分也是由“春芽”、“心怡康”等民办康复机构实施,采取的是政府补贴患者家庭向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

    有关负责人表示,项目一经实施就受到了孤独症儿童家庭和各界的密切关注,“但是与社会的需求相比,我们的项目覆盖面还要进一步提高,我们也一直在积极争取。”

    “国家实施抢救性康复项目,毕竟是一项‘特惠’的措施,指望每一个孤独症家庭都因此受益,显然是残联机构力不能及的!”时艳侠认为,对孤独症人士的救助,需要变“特惠”为“普惠”。“比如,将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费用纳入医保!让更多的孤独症家庭得到切实的保障。同时,孤独症特殊教育、康复教育机构的从业人员的执业资质认定、康复教育社区化,相关法律保障也都是亟待完善的问题。”

加入收藏
Tag: 救助项目 政府补贴 社会捐助 自闭症 孤独症儿童
上一篇:民营自闭症康复中心遇困 呼吁增加政策扶助
下一篇:自闭症慈善救助项目在襄阳启动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紧急救助--自闭症白血病儿童陈秋歌
  • 厦门市残联加大对“四残”儿童的补助力度
  • 政府出资补助 智障人士“怡智家园”中康复
  • 佛山自闭症孩子纳入15年免费教育 缴费“先免后补”
  • 宜昌政协提案:政府应切实加强对儿童自闭症的政策管理和经费投入
  • 我市出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办法手术最高救助6000元
  • 深圳应出台自闭症儿童优惠政策
  • 南昌市将对200名残疾儿童实施救助政策
  • 王欣会代表:建议增加自闭症儿童教育专项补贴
  • 贫困残疾儿童将获康复训练救助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