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确定
救助标准:
脑瘫康复每月不超过4000元。
假肢和矫形器装配。大腿不高于6000元,小腿不高于3000元。
矫形器视类别而定。不高于5000元。
听力语言康复每月不超过1500元。
智力(孤独症)康复每月不超过1500元。
低视力康复每月不超过500元。
对贫困家庭(低保和低保边缘)的残疾儿童实行全额救助.其他家庭的残疾儿童补助50%。
本报讯(记者 施艳燕)昨天,记者从市残联获悉,目前我市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已确定,贫困家庭0-6岁的残疾儿童,每月最多可获4000元康复救助。
据市残联工作人员介绍,目前,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已在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高新区正式实施,凡具有上述区户籍、年龄在6周岁以下(含6周岁)、经指定的专业医疗机构评估确有康复需求的听力言语残疾儿童、孤独症儿童、智力残疾儿童、肢体残疾儿童、视力残疾儿童、多重残疾儿童,只要在市残联指定的专业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就可获康复救助。
凡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由监护人携带户口簿向户籍所在地的区残联提出书面申请,区残联初审后向市残联申报,经市残联审核并到指定的评估机构进行康复需求评估;经评估机构评估确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到市残联指定的专业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费用(补助部分)由残疾儿童家长先行垫支,凭康复机构开具的发票、康复机构和残疾儿童监护人签订的协议到市残疾人就业管理服务中心报销。已持有残疾人证的残疾儿童不需再评估,可凭残疾人证向户籍所在地的区残联提出申请。
经市残联对全市申请定点机构的20多家单位严格考核,最终确定苏大附儿院、工业园区博爱学校等14家单位为全市0-6岁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长期从事残疾儿童康复事业的工业园区博爱学校校长梁兵说,以往,残疾儿童的康复医疗费用一般由家长承担,长期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导致不少家庭因病致贫,甚至放弃对残疾儿童的康复治疗,使原可康复的儿童丧失康复的机会而抱憾终身。
目前,我市每年新增残疾儿童近400名,7岁以下年龄段约有残疾儿童2400名。高水准康复救助标准的实施将帮助残疾儿童最大限度地重建生活、学习及社会交往能力,为他们将来参与社会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