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受教育难
今日(4月2日)是第四个“世界自闭症关爱日”。省残联在广州市第二少年宫举行以“真实的了解•真挚的关爱——关注自闭症,从了解开始”为主题的公益宣传活动。记者从省残联获悉,目前广东省0-14岁自闭症儿童有13万多人,且有上升趋势,但全省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教育学位非常有限,且费用不菲。
据了解,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存在语言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和刻板行为等三大核心症状,是导致儿童智障的重要疾病之一。30%-50%的患儿会出现智力低下,不能及时康复的儿童将需要终身陪护。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3.8亿儿童中有200万左右患有自闭症,儿童自闭症已居中国精神残疾首位。目前广东省自闭症发生率为0.67%,其中0-14岁自闭症儿童有13万多人,且有上升趋势。
自闭症儿童必须及早接受康复教育,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仍面临着很多难题。一方面,无论是教育系统还是残联系统,能提供给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教育学位非常有限。省残疾人康复中心目前能提供给包括智障和自闭症儿童在内的康复学位总共50个;广州市康纳学校作为省内最大的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机构,目前只能接收100个学员。另一方面,自闭症儿童所在家庭需要面临“持久作战”的精神和经济压力。虽然中央财政为符合条件的3-6周岁城乡贫困孤独症儿童提供每年人均1万元的康复训练补贴经费,但全省享受分配到的名额仅55个,而在在珠三角民办康复机构,平均一个自闭症儿童每月纯训练费高达2500元。
据悉,早在2009年,广东就成立了贫困孤独症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专家组及执行小组。定点机构有广州市康纳学校、广州市太阳船康复教育中心、惠州市护苗培智学校、惠州惠城区手牵手特殊儿童发展中心等。这些机构通过采取“康复救助卡”的方式,为贫困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服务。
省残联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省委省政府对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有关规定,到2012年,全省地级以上市和残疾儿童较多的县(市、区)要有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珠江三角洲地区要加快建设一批残疾儿童教养实验学校,重点解决重度肢体残疾、中重度智力残疾、失明、失聪、脑瘫、孤独症等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问题,促进“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和教育公平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