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懂孤独世界的精彩?
![]() |
课上了一半,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小宇突然哭了起来。
![]() |
用帽子严严实实遮住自己,小宇才肯吃饭。单独吃饭这件在普通孩子看来并不复杂的事,小宇在康复中心接受了很长时间的训练才学会。
![]() |
午休时间,躺下不到10分钟,小宇突然坐起身来,用力地撕起枕头。
![]() |
![]() |
窗台是小宇的世界,每天下午回到家,他总是会爬上窗台,静静地摆弄玩具,或者望着窗外的世界发呆。
![]() |
听到刺激性的音乐声,小宇会紧捂住耳朵,逃到角落去。
![]() |
![]() |
小宇喜欢唱歌,不过只会“两只老虎”,还必须背着其他人才肯唱。看到别的孩子在唱,他还会去抢话筒。
2007年,小宇3岁,确诊患有自闭症,对自闭症一无所知的纪先生由此开始了漫漫“求诊”之路。
最初是在一家私人机构,全天候陪读,纪先生只能向公司申请上夜班,每天强忍着睡意送小宇到培训机构;2008年11月转到残联下设的博爱康复中心,不需要陪读,纪先生才恢复了正常的作息。
最初,和其他自闭症患儿的家长一样,纪先生坚信自己的孩子只要接受几个月的康复训练,就能恢复“正常”;但是,随着训练的深入,这样的念头最终被浇灭。纪先生的心态,也从最初的崩溃慢慢调整为冷静。
曾经,也会因为小宇的无理取闹打骂他,事后心疼后悔;现在,纪先生更愿意默默地陪在儿子身边,努力去体会他的世界的精彩。所以,和其他多数自闭症儿家长不同,纪先生同意我们用镜头捕捉小宇的喜怒哀乐。
究竟这个“星星的孩子”,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打开电视,他最喜欢看的是购物频道。纪先生猜想,这可能是小宇喜欢紧凑、轻快声音的缘故。因为每当路上传来消防车的鸣叫声,小宇也都会探出头去看。矛盾的是,听到刺激性的音乐声,小宇又会紧捂住耳朵,逃到角落去。
普通人看电视画面,看的是整体,但小宇只看细节,常常目不转睛地盯着画面上的一朵不起眼的花。小宇对玩具很有兴趣,70片的拼图可以拼得很好,对球状的物体也很喜欢,小到红豆、乒乓球、羽毛球,大到篮球,都是他的最爱。
客厅旁的窗台是小宇的世界。他常常一个人爬上窗台,把自己关在窗外,看楼下的小区居民打台球。一待就是大半个小时。
还有一些常人不能理解的习惯。比如,晚上睡觉不能关电视,衣柜的门要开着,睡前还一定要听歌,并且只听《泥娃娃》。
最害怕理发。纪先生只好给小宇买了一副潜水镜,每次理发的时候,小宇必须戴上潜水镜才肯配合。
小宇的脾气还很拗。有一次,他想要买的东西没有得到满足,就在电动车上又跳又闹,还用力地捶打爸爸。纪先生差点被一位路人当成人贩子。
以前,小宇到公共场合的次数不多,现在,纪先生会带他爬山、逛超市。小宇每次跟爸爸去逛大润发必买果冻,每次都会挑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如果上一次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下次经过那个货柜,小宇就会捂住自己的眼睛侧身而过。
整整3年。小宇的爸爸纪先生每天上午8点半准时把小宇送到康复中心,下午4点半,再把他接回家里。
每天早上,纪先生把小宇送到康复中心,小宇总是站在门边,直到爸爸的身影离开自己的视线才肯走进教室。
在康复中心的毕业班,小宇的恢复程度不是最好的。6月3日,5个孩子领取了“毕业证”,里面并没有他。但是,戴上厨师帽,穿上厨师服,在毕业典礼上,小宇表演了切水果,还依次把水果送到了台下观礼的家长嘴里,惹得不少家长和老师,悄悄抹起眼泪。
因为只有他们明白,让小宇们完成“请吃水果”这样一个在普通孩子看来再简单不过的举动,背后凝结的可能是上百次、上千次重复指令和教导的耐心和汗水。
但是,即使每天接受的都是这样“简单”的生活化训练,现实依然可能是残酷的。毕竟,仅凭这些技巧,要想融入普通学校的生活和学习,还有很多看不到的障碍。
#p#分页标题#e#
但是,即使每天接受的都是这样“简单”的生活化训练,现实依然可能是残酷的。毕竟,仅凭这些技巧,要想融入普通学校的生活和学习,还有很多看不到的障碍。
所以,纪先生一直没有行动,没有主动为儿子张罗学校。
他还在犹豫,也许,小宇还需要更长时间的适应,那么,缓读一年也未尝不可。
只是,时间,是不等人的。自闭症属于退化性疾病,随着小宇的成长,更多问题可能出现。
纪先生只能祈望,更多人能够了解和理解自闭症;让小宇今后不可避免要融合到大众的人生路,走起来少一些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