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短缺 西部惟一的孤独症儿童训练校陷困境
资金短缺 西部惟一的孤独症儿童训练校陷困境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消息 西部惟一一所孤独症儿童训练学校陷入困境:资金短缺、校舍面临拆迁。昨(20)日,成都爱慧学校64岁的老校长向锦江区教育局、民政局、残联呼吁援手成都孤独症儿童的家园。
成都爱慧艰难走过1年
成都爱慧学校1500平方米校舍位于琉璃场南疆花园内。迈上20级台阶,周维群和丈夫陈泰强就不能回头了———老两口为了西部惟一一所孤独症儿童学校耗尽了积蓄。
成都爱慧学校初创者是周维群的女儿陈持,她是一名6岁孤独症男童的母亲。在为儿子寻求治疗的过程中,陈持辞去广东电视台编导工作,开始在广州、成都、长沙、杭州等城市开办爱慧学校。2003年2月28日,成都爱慧学校成立。
开学第一天,学校就接收了4名孤独症儿童,年龄最大的才4岁,分别来自绵阳、江津、资中、广州。1月后,来接受特殊训练的孤独症儿童增加到20多人。
2003年4月,SARS期间,经过训练,有3名孤独症儿童已经能开口讲话。“他们喊我周奶奶呢!”周维群说:“这些娃娃耽搁不起,几个月不训练,就可能终身不会再讲话。”但按要求学校应停课,她为此向锦江区教育局工作人员拍胸脯:“出了事就让我去坐牢。”不能集中训练,周维群将孤独症儿童分成6个小组,分散租房上课。
为了成都爱慧学校这些孤独症儿童,陈持将广州资金全力投向成都。她花17万元买了吊篮、橡胶球等玩具以及专业训练教具,可是等到6月初孤独症儿童重新回到成都爱慧学校时,专业训练工具在分散训练中已经遗失殆尽。
孤独症儿童酷爱的玩具和专业训练教具只能重买。“没啥子钱,把存款和退休工资都用了。”周维群说,现在还欠亲戚12万元。
14名老师守着23个希望
现在,成都爱慧学校共有孤独症儿童23名,学校依靠周维群与丈夫陈泰强打理。周维群的儿子陈硕今年29岁,起初在一家公司上班。去年陈硕也辞职,每天到学校帮父母做些事。周维群一家自从开办爱慧学校后就再也无法与孤独症儿童分开。无法分开的还有学校里从事特殊教育的14名老师,6男8女,年龄都在20岁上下。
学校开办近两年来,有130名孤独症儿童接受了特殊训练。已经康复离开的102名儿童中,有71名儿童初来时根本没有语言。对孤独症儿童,通常采用一对一训练方法。它需要一名老师在一个毫无干扰的房间里,对一名孤独症儿童进行训练教育。因此,教师人数与费用开支要比正常教育高出10多倍。周维群说,由于条件限制,尚有10多名孤独症儿童等候在校外,无法得到系统训练。
14名年轻教师抱着理想,守着23名孤独症儿童,守着23个康复的希望。在这里,他们每月拿着不足千元的工资。“学校存在一天,我就呆一天。”教师叶蓉说。
孤独症学校面临困境
昨日学校遇上停电,周维群和丈夫陈泰强在办公室里隔桌对坐。周维群说,按成都市规划,爱慧学校校舍将在今年拆除。她还没有找到新的校址,重新建校的资金再也无力负担。周维群告诉记者,她正给锦江区教育局、民政局和残联写报告,请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