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现:30岁孤独症指路达人
四岁时,他可以从1数到5000,还能倒着数回来。如今的他,精通外语、速算以及大连公交线路,生活却还不能自理。 30岁的王永贞是一名活在自己世界的孤独症患者,但他渴望与别人沟通。再过两周,王永贞就将31岁了,他写下的新年愿望是“开通‘问路热线’,帮助来连的国内外人士,在市内四区找到他们所要去的地方。 ”
孤独症达人——王永贞
“春节要到了,你有什么愿望吗? ”记者问。“我想能在年前开通‘问路热线’。 ”王永贞说。“帮助别人是什么感觉? ”记者又问。
“别人说‘谢谢’时,我觉得很自豪。 ”王永贞笑着答道。
数字信息过目不忘:记得4岁时的船铺号
1981年12月4日,初为人父的王锦春看着怀里的婴孩,觉得有些不正常,“孩子眼球震颤的厉害。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锦春发现儿子除了视力很弱外,别人问他问题,他从不看别人。直到1997年专家确诊时,王锦春才第一次听说了“孤独症”一词。
对于这些关键的时间节点,71岁高龄的退休教师王锦春已记不清楚了,然而王永贞可以精确到具体日期。王永贞在小时候就表现出了惊人的数字天赋,他4岁时就可以从1数到5000,然后再倒着数回来。对于任何数字信息,王永贞都有着天生的敏感。他现在还记得四岁时,和母亲坐船去山东,当时的铺位是88号和240号。小学历史教科书上,中国两百年内的重大史实时间,他都能答对。任意说出一个日期,他马上能进行公历、阴历换算,误差在3天以内。
精通计算、英语:速算快过记者操作计算器
“986乘以5等于?”“4930。”记者刚将三位数字输入计算器,王永贞的答案已脱口而出。“922乘以2除以9呢? ”“不能整除,因为922和2都不能被9整除。 ”王永贞回答。由于是孤独症患者,王永贞从没有上过学,他仅有的教材是买的几本小学教科书,这并不妨碍他练就了速算本领。
自从1992年1月27日,王永贞从电视中看到了一档少儿英语节目后,英语也成了他的一项爱好。现在的他,可以直接与外国人对话,阅读英语原版书籍也不存在任何障碍。央视九频道有他最喜欢的节目,除了给患病的母亲按摩,他就是看电视或者在网上学英语。
公交线路张口就来:指路达人望办“问路热线”
仅有0.25的视力,让王永贞并没有多少机会外出,但他对大连市内四区的大部分公交运行线路了如指掌。“从半岛晨报社到兴工街应该怎么坐车? ”“先坐4路到五一广场,再倒35路,一站地就到了。 ”王永贞对自己的答案很自信,“这是到兴工街最短的坐车方式。 ”
王锦春说,“王永贞很记道儿,每次去哪回来,都能画出线路图。不过,能记下公交线路,并不是因为他都坐过这些车,是每次电视、报纸上有这些信息,他看后记住的。 ”同时,王锦春也表示,“儿子对市内主干道路还熟悉,有些特别具体的地方,也不一定知道。另外对于一些小公汽的线路也不是特别了解。 ”
孤独症患者与人存在着沟通障碍,但对于记者的问话,王永贞回答时虽然并不看着记者,也都能对答如流。对于记者的夸奖,王永贞也会说“THANK YOU(谢谢)”,其他的时间则都是静静地坐在那儿。王锦春解释,“儿子渴望和别人交流,却不知道如何寻找话题。所以他能回答别人的问题,却不能主动和人说话。 ”王锦春说,“我们有个设想,也是儿子的愿望,给他开通一个‘问路热线’,这样既能利用专长帮助别人,也能让他更多的与别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