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遇到两大困难
自闭症康复训练老师不固定、训练场所透风阴冷、缺课本……
由辽宁省红心志愿者协会为自闭症孩子成立的康复中心现在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这里的训练课程和场地完全是免费提供的,全靠志愿者和爱心人士来帮助。”志愿者协会会长赵旭说,有了这些有利条件,康复中心也已经开始对30名自闭症儿童进行训练,但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
困难一:自闭症康复训练师资不足,需要固定专家和志愿者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从去年12月底启动以来,其已接到30个自闭症儿童的报名。
“孩子们回家过年去了,明天开始陆续就来这里训练了。”赵旭说,项目运转快两个月了,吸引了很多志愿者加入,他们也都表示愿帮自闭症儿童进行康复,但同时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志愿者时间不固定。
“自闭症儿童本身不爱交流,如果经常更换志愿者,会对孩子的康复带来影响。”赵旭表示,他想通过媒体呼吁一些有爱心的人士能长期为自闭症儿童献爱心。
困难二:孤独症康复训练场所条件差,需要更换场地
赵旭表示,除了师资力量,他们还缺少学习用品,“选择帮扶的自闭症儿童家庭都很困难,像课本、打印纸等辅助文教等日常开销,有志愿者在断断续续提供,但现在最迫在眉睫的是训练场所的条件不行了。”
康复中心面积达180平方米,是沈阳市沈河区府东社区原来的活动室,共有三个房间,一间是训练室,里面有S形平衡木、大橡皮球、滑梯、高低弯道汽车等设施,另一间作为培训教室,最后一间是接待室。
“这个场地是社区免费借给我们用的,作为活动室是可以的,但用来做康复训练的场地条件还是差一点。”赵旭说,来这里进行康复的自闭症儿童年龄一般在3~7岁,还是需要条件更完善些的训练场所,“这个房子修建时间很久了,部分墙体有缝隙,现在我们想寻找爱心企业,为自闭症儿童提供训练场地。”
同时,沈河区府东社区书记孙桂芳也告诉记者,针对活动室目前存在的问题,他们已经向街道和民政局打了申请,“列入计划中了,需要翻建,但在其翻建结束前,康复中心还是得先找个地方做替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