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小朋友不孤独
今天,在武汉的一位孤独症儿童乐乐和他妈妈到我们学校来送我们了一本书。乐乐是一个很漂亮很可爱的8岁男孩,刚看到他时,他正在撒欢跑着到人工湖边玩。一见到我们骑来的那辆自行车,就立刻对它感兴趣起来,在跟我们在一起的整个时间里都在玩它,并学会了推车(包括慢慢推着它下小台阶),支起和支下支架。还有就是对摘树叶这件事感兴趣,还主动和扫树叶的老头聊了几句,老头直夸他漂亮。
在他们来之前,我们一直有点不知所措,因为我们毕竟对这个的了解还不多,但是乐乐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好的多,他表现出的儿童特征还是要比病症要明显,蛮好动,但是也还蛮听话的,在妈妈批评他摘树叶不对后,他知道错了;在推车撞到别人后,妈妈提示他“应该说什么呀?”他就大声的说“对不起”,被撞的人还是宽容的笑了笑。
不过乐乐好象不爱跟我们交流,但是在妈妈的教导下还是喊了我们哥哥姐姐。在他推车有困难时,他知道要喊哥哥去帮忙,而不是喊姐姐,蛮会找人的嘛!:)还有就是他说话的逻辑性还是正常的,问他的问题也答的是对的,当然这只局限于妈妈问他的时候。
乐乐的观察力,模仿力和记忆力都不错。在我们都还没注意到洒水车时,他就叫“洒水车来了”。在玩车的时候,喜欢模仿脉动广告里的一个在自行车上秀脉动瓶子的一个动作。在一边玩一边走时把搭571路车沿途经过的站名报出来,还基本无误,这可是他第一次坐571啊。
现在乐乐在武汉的一所正常的小学里读2年级,成绩智商还基本跟的上,但是很容易和其他的同学发生冲突,原因是他拿别人的东西不会好好的跟人家讲,就突然拿走,小同学们当然不会依,就容易打起来。据乐乐的妈妈讲,在刚上学的时候他没有纪律的概念,在上课时不想上了就会站起来跑出去,还有想坐在哪个位子就去坐…不过经过训练这种情况要好很多。
乐乐没有在孤独症的治疗和训练机构去过,是参照一些资料并结合他的情况在家里由爷爷奶奶训练带大的,乐乐的妈妈讲,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要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来制定训练方案,她不太赞同把孩子送到专门的机构里面去治疗,而应该尽量让孩子生活在正常孩子生活的环境里。
乐乐妈妈送我们的这本《我家有个自闭儿》是由台湾妇幼家庭出版社出版,台湾马偕纪念医院精神科的臧汝芬医师主编。里面分6块:自闭症的认识,自闭症的鉴别诊断,自闭症的语言沟通,感觉统合的运用,自闭症的行为治疗,父母面对自闭儿之心理矛盾与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