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的现状

作者:林夕 更新时间:2012-02-20 点击数: 百度一下

   患自闭症和有智力障碍的儿童像“折翼”的“天使”,他们或自我封闭在独特的精神世界里,或因智障生活无法自理,因而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读书学习和生活。患儿家庭需要专业特教机构帮助解决相关困难。

    机构不足

    由于公立特教力量不足,近年来,针对自闭症和智障儿童的民办康复教育机构逐渐兴起,但它们的生存发展并不顺畅。记者走访重庆市接收自闭、智障儿童最多的一家特教幼儿园了解到,一些“半公益”性质的民间特教机构面临教师缺乏、资金不足等问题。

    成立于2007年的巴南乐一融合幼儿园,是重庆规模最大的一家民营特殊儿童教育机构,目前有100余名自闭、智障儿童在这里生活和学习。这些来自重庆及周边省份的孩子,大部分人年龄为2岁至10岁,接受康复治疗,学习语言、数学等基础知识。

    7岁的小羽患有轻度智障,经过训练已能进行简单的拼写。在记者面前,小羽提笔,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写出一个“大”字。“我还会读儿歌:小宝宝、去学校、哭着喊着要抱抱……”他一字一句,吃力地读着,并不时下意识地摇着头。

    来自云南的小浩患有自闭、强迫症,喜欢抢东西、摔东西,经过一年多的康复训练,在逐步好转。

    特教专家、乐一融合幼儿园园长贺小燕告诉记者,过去一些患有自闭、智力障碍的孩子被认为是残障儿童,其实,如果在3到6岁这个“黄金治疗期”接受专业治疗和训练,他(她)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贺小燕说:“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患儿家庭认识到这一点,因而特教机构的需求日益增加”。

    据一些特教机构估算,重庆现有重度自闭症和智力障碍的儿童逾万人,但相应的康复教育机构不多。

    记者采访了解到,公办特教机构主要由残联、教委和医疗机构设立,由于资源较分散,专门针对自闭、智障儿童的项目较少,大部分培训班设在聋、哑特殊学校,一些公办特殊学校甚至和普通幼儿园、小学一样上“大课”。同时,能给予自闭、智障儿童有效康复教育的民办特教机构也不多。

    具体困难

    专业教师缺乏是制约自闭、智障儿童类特教机构的一个难题。以乐一融合幼儿园为例,目前仅有教师30余人,很多时候需要大学生及社会上的义工来帮助。

    贺小燕说,针对自闭、智障儿童的特教,最好是“一对一”的治疗、训练,这就需要一大批专业技能人才,可目前这方面的人才缺乏。

    来自重庆江津区的张小梅已在乐一融合幼儿园工作5年,是这里最“资深”的特教老师之一。她坦言,训练这些自闭、智障孩子,有时候爱心、耐心比专业技能更重要。“我们既当特教老师又当保育员,不少孩子边吃饭边流鼻涕,有时还会往饭里吐口水,然后再把自己碗里的饭用手抓到老师碗里,许多应聘者只要看一眼就反胃,能坚持3个月以上的都不多……”

    “另外,民办特教机构老师待遇较低,我们作为老师月工资仅2000多元,与公办机构差距较大。所以,许多老师是以做‘义工’的心态才坚持下来的。”

    贺小燕说,希望政府尽快将民办特教机构的教师纳入国家特殊教育津贴范围。

    针对自闭、智障儿童特教人才匮乏的情况,重庆脑损伤儿童康复中心负责人刘灏认为,可以仿照医疗发达国家的做法,建立自闭、智障类别的康复师评价体系和培养实施方案。

    “国内现在仅有康复技师的职业资格认定,并没有根据不同类别的康复内容进行细分。建立康复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后,可以提升康复人员的专业水平,对现有康复人员也是一种激励”。

    民办公助

    随着办学规模逐步扩大,乐一融合幼儿园的场地、设施设备等开始捉襟见肘。原本打算在重庆远郊区县建立分园,将10岁以上的“大班”搬过去,并尝试开展种植、养殖、加工产品等特长教育。但由于资金不足,这一设想至今未能实现。

    贺小燕说,和所有的民营特教机构一样,乐一融合幼儿园主要靠学费收入和自筹资金,以及少部分社会捐助维持。

    “上一次上涨学费是去年5月,走读学生由每月1300元上调到2400元,因为幼儿园需要支付许多费用,包括场地租金、教师工资、教学器材、日常开销等,如果不涨学费,幼儿园无法运作。但光是上涨学费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许多学生家长是工薪阶层,很难承担高费用。”贺小燕说。

    贺小燕希望政府能建立“民办公助”机制,对民办特教机构在场地、办学经费上给予扶持,为民办特教老师提供培训等方面的便利。

    患儿家长罗凤每月家庭收入3000多元,为孩子支付康复治疗费后所剩无几。她说:“政府能不能为自闭、智障儿童提供一些有效的免费康复教育项目?不要让这些孩子成为家庭难以承受的负担。”

 

加入收藏
Tag: 自闭症儿童 孤独症康复机构
上一篇:“星星的孩子”坚持就是希望
下一篇:孤独症儿童长大以后的生活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谁来“解救”智残人家庭?
  • 学校乖乖孩在家成了“小暴君”
  • 中学生普遍情感贫乏
  • 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二大疾病
  • 4学生上课打骂同学被劝退 家长提出质疑
  • 家长孩子一起受教育(图)
  • 79岁老奶奶和70个智障儿
  • “仙女的孩子”想说话
  • 功能最强的磁共振仪在美问世
  • 晨报读者俱乐部爱心公益团慰问自闭症儿童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