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名儿童孤独症患者获得资助
3月21日,石家庄市第八医院隆重举行了石家庄市儿童孤独症康复中心揭牌仪式,从此儿童孤独症患者有了专业康复的医疗机构,为全市贫困儿童孤独症患者康复带来了福音。
据石家庄市八院专家李素水介绍,0-6岁儿童为孤独症高发群体,发病率约为1/150,起病于3岁以前,是一种儿童期严重的精神疾病,存在着广泛性的发育性障碍,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及刻板重复行为等,其中大部分患儿伴有智力发育落后,且病因尚未明确。未经康复训练和职业培训的儿童成年后无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很差,甚至会有攻击行为并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和稳定。李素水建议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自己的孩子,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如发现孩子有以上异常行为,及时到专业的机构康复训练,纠正孩子的异常行为,尽量恢复其社会适应能力,回归社会,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幸福的人生。
目前,我国孤独症的诊断与康复训练治疗主要依托于民办孤独症康复训练机构,在治疗手段、康复理念和教育方法上缺乏正规有效的训练与治疗体系,同时由于资金缺乏等问题,无法恪守非盈利组织的服务理念。社会保障体系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孤独症患者就医费用高,给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致使家长放弃对孩子的治疗。另一种情况是认为孤独症不是病,是孩子性格问题,不用治;还有的认为孤独症是一种终身性心理发育障碍,治也治不好,致使家长放弃对孩子的治疗。
为让更多的孤独症患者得到规范治疗,国家也出台了对孤独症患者的专项救助政策。“十二五”期间全国将安排5.2个亿专项资金资助35000名儿童孤独症患者,平均每人资助1.2—1.5万元,我省计划2012年资助220名,2013年—2016年每年资助440名,使我省孤独症患者的康复训练与治疗得到有效的经济保障,缓解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
石家庄市残联授予市第八医院为全市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定点医疗机构,今年计划资助40余名患者,明年资助数额还将大幅提升。凡确定资助的贫困家庭患者到市第八医院康复治疗,除享受到社会医疗基本保障外,石家庄市残联将提供一定数额的医疗救助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