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晚报:心病心医——来自长春心理疾病领域的调查
长春,这个城市的名字,读起来如涓涓流水般轻柔、温情。新的文化、新的社会形态、新的城市环境里培养出各种新型的人格,在新的城市生活中相互交融、相互凝固。然而,在和谐的城市乐曲中,也不时地跳出诸如:家庭暴力、音乐治疗、不与陌生人说话、谈判专家、郁闷、极度忧伤、话疗、心理咨询、发泄吧、感情障碍等不和谐的音符。几乎每一种表现形式都在理想主义的兴奋中、浪漫主义的冲动中,夺人眼球地突出着一次次不安定的“心”浪费。本报《法制周刊》特别策划了主题新闻《关注“心病部落”》系列报道。
现状:心理疾病日益普遍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我国心理疾病和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抑郁症、孤独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在白领、IT族、网站工作人员、都市女性、大中学生等群体中广泛存在。
12日,记者在长春市神经精神病医院采访时得知:这里每天住院的病人大约在230人到240人之间,这些人多为重症精神病患者。
据不完全统计,长春地区共有4万多名重症精神病患者,一般心理疾病患者约有20万人,其中每年新发生重症精神病人1000多人。长春市神经精神病医院院长徐一非介绍,重症精神病的治愈率是很低的,约为30%。所以,对新发病的心理障碍患者的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尤为重要。而事实上,长春市目前约80%以上的精神疾病患者得不到有效、系统的治疗和管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健康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高校率先在校内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开设心理学课程。在长春,各高校及中小学校也设立了这样的地方,来疏导学生的心理。在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这些做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对于心理疾病患者来说,并没有从生物学角度得到治疗。一些综合类医院的精神病科和神经科,从医学和生物学角度给人们提供治疗手段,长春市心理卫生中心建立之初是为满足心理疾病患者求助和就医需求的,但由于人力和条件所限,加之人们对其认识不足,并不能满足长春市心理疾病患者的需要。
矛盾:心理疾病患者的恐惧
在一般人心目中,认为精神病病人就是“疯子。”“你有病!”这是一句带有很强攻击性的谩骂,这里的“病”指的就是心理疾病,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精神疾病患者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人们对精神病和精神病医院的恐惧是普遍存在的。长春市神经精神病医院徐一非院长对记者说,在他们医院治疗过或正在治疗的患者,其家属通常都怀着谨慎小心的态度,他们很怕人们知道自己的亲属得了这种病,既担心自己丢“面子”,又怕影响患者的工作和婚姻等问题。徐院长给记者讲了一件几天前发生在医院门前的事情。
一位妈妈带着读中学的儿子来医院看病,走到医院门前,孩子看到医院的牌子,转身撒腿就跑。回家后,孩子变得更加抑郁。无奈,孩子妈妈给医院办公室打来电话,寻求帮助。她说,自己的孩子今年读初中二年级,性格怪异,很少和同学在一起,也不与爸爸妈妈沟通,近来,脾气更是显得异常暴躁。她怀疑自己的孩子得了抑郁症,怕进一步发展下去,病情加重,后果严重,因此才带他来治病,没想到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听了这位妈妈的叙述,经验丰富的桑红副院长初步了解到,这是一位不了解孩子心理的妈妈。她耐心地向这位妈妈询问孩子的症状和生活习惯,并指导她如何与孩子相处、交流。之后,她给这个孩子开了一些辅助治疗的药品。
徐院长说,尽管这名学生的疾病在我院心理医生恰当的治疗下得以康复,但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心理疾病患者对“精神病院”、“精神科”等字眼很排斥,大多数人对于精神类疾病心存疑虑,不愿正视自己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很多人认为,心理疾病是精神压力或精神刺激的结果,无需寻医问药;即使有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不得不到医院就诊,效果也往往不佳。因此,许多患者宁可在家硬挺着,也坚决不去医院治疗。
经验:如何对待心理疾病
如何看待精神类疾病,怎么面对自己的心理状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观念。在一些发达国家,定期看心理医生的人是极其正常和普遍的,除有心理疾患的人外,很多心理正常的人也定期看心理医生。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白领阶层中,看心理医生也渐成时尚。随着社会各界对心理疾病问题越来越重视,很多医院纷纷成立了心理科室,从一定程度上为心理疾病患者提供了专业的帮助。很多专业的心理医院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个城市开始崭露头角,并逐渐走向规范化与专业化,大幅度提高了此类疾病的确诊率和治愈率。
大多数人对精神病及精神病医院从心理上怀有恐惧,虽然很多精神病医院积聚了治疗和研究心理疾病的专家和医生,拥有先进的治疗方法和治疗仪器。针对这样的矛盾,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突出“人本”服务理念,先后将“精神病院”更名为“心理医院”,如“青岛广济心理医院”、“大连心理医院”、“石家庄心理医院”、“丽水心理医院”等等,专业心理医院的成立改变了市民对精神卫生问题的偏见,体现了社会对心理健康的人性化关爱。这些更名后的心理医院,为来院就诊的一般心理疾病患者单设门诊和住院疗区,实行开放式服务,大大提高了该类疾病的确诊率及治愈率,为家庭及社会减少了许多负担;不仅如此,更名后的医院因为拓展和延伸了服务的人群和领域,医院的效益也大幅度提高。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的“大连心理医院”尽管地处偏僻,其治疗心理疾病的收入占医院全部收入的大部分。
服务:这些资源不能浪费
长春市市长祝业精曾在一次公开会议上说:长春市软环境建设与建设和谐社会,同心理卫生建设是分不开的。长春市在心理卫生建设方面,无论是人力、设备,还是技术,都不逊色于国内其他城市。
记者了解到,长春市神经精神病医院是一所大型神经精神专科医院。医院拥有一批国内知名、省内享有盛誉的医学专家、学者。从事临床工作数年的朱符庆,对儿童精神卫生问题的诊断与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儿童孤独症、多动症的诊断与治疗。具有丰富经验的桑红副院长则尤其擅长抑郁症、焦虑症以及心理生理障碍的咨询与治疗。长春市心理卫生研究所负责人郑晓华,曾亲自进入SARS病区对非典患者以及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医护人员进行心理资助,取得良好的效果;曾对北大山鹰登山队珠峰遇险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在对特殊群体的心理危机干预与睡眠障碍的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长春市心理卫生研究所副所长孙彦杰对各类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与神经症的治疗……长春市心理卫生中心(长春市心理卫生研究所)是集门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心理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着长春市广大市民及在长机关团体、公检法、大专院校,中、小学在校学生的心理咨询、治疗、测查和心理卫生保健指导工作。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数据,长春市约有20万心理疾病患者,专家认为,心理卫生贯穿人的一生,人一生中大约有1/4时间会出现心理问题。公众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效率,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怎样为心理疾病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如何将这些资源充分运用,是很多精神科领域的学者和专家正在思考的问题。(实习记者李明空记者李冬晨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