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长大后的就业及安置成最大问题
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自闭症儿童现状分析报告》显示,12岁以上自闭症患者的上学、就业、安置及养护问题是自闭症家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报告同时建议,政府应建立自闭症人士终身服务体系。
“我们老了孩子怎么办?”
“孩子从学校毕业后怎么办?”、“我们老了孩子怎么办?”报告显示,90.8%的家长担心自闭症孩子就业问题,对孩子融入社会的能力表示担忧,大龄自闭症者的养护及就业成为自闭症家庭最担忧的问题。
调查报告执笔人朴永馨说,我国现有康复机构多接受12岁以下的自闭症儿童,12岁以上的自闭症儿童缺乏合理的安置模式,而国内又没有建立专门的针对大龄自闭症者的福利体系。
安置难将导致恶性循环
朴永馨说,目前,小年龄段的自闭症儿童尽管难以享受到与普通孩子一样的平等受教育机会,但至少能找到一定的安置场所,并且家长尚年轻。而等孩子长大了,从小学毕业后,假如社会没有专门的地方可以收留这部分自闭症患者,让他们得到适当的教育,这个群体就只能待在家里,容易导致越来越自闭,越来越需要家长照料的情况,那时家长却越来越老,没有能力照顾他们。
家长建议设大龄患者收留地
在报告发布会上,一位来自辽宁的家长说,看着自己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一天一天长大,自己却高兴不起来,因为看不到孩子的未来,“我死了都闭不上眼。”
很多家长在发布会上也表示,只能在目前阶段寄希望于尽量训练孩子,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长大后能够生活自理。
自闭症儿童家长邹文说,对于大龄自闭症患者,应该建立类似于福利院与养老院一样的机构,“这样我们不在了,希望能有地方收留他们。”
拓展阅读;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儿童发育障碍中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自闭症(孤独症)的表现症状为以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以及刻板的兴趣、奇特的行为方式为主要特征。迄今为止,自闭症(孤独症)查不出病因,无法预防,也没有理想的药物可以治疗,只能靠矫正训练。2-7岁是训练的最佳时期。攻克自闭症(孤独症),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从2008年起,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4月2日被确定为“世界自闭症意识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孤独症)的认识和关注。
自闭症治疗(孤独症治疗)目前只能依靠去自闭症训练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只有通过不断进行干预训练,才能使孩子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而且自闭症(孤独症)是伴随终身的,目前自闭症的原因并没有找到,所以暂时是无法完全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