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自闭症的世界
2011年12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2011年沈阳市特殊教育干部教师培训会,听取了苏教授的报告《走进自闭症的世界》----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早期干预和教育训练,收获颇多。
自闭症儿童教育还是一个相对神秘的教育课题,与所有从事几乎天天和自闭症患者打交道的特殊教育工作者来说,对“自闭症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对自闭症(及其他严重的发展性智力障碍)究竟有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的问题一直是我们期望认识与了解的。苏教授为我们阐述了自闭症的类型、自闭症成因、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学习特点及教育策略等的一个探索和解析。在此结合自己的一点教育实践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儿童自闭症是对儿童成长有着严重影响的发展性障碍。当前我国自闭症的发现率不断提高。就我校而言,自闭症学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所以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越来越成为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苏教授的讲解使我在教育实践中更加明确了因人而异教育思想。弱智学生每个人的教育方法不同,学习特点不同,发展层次不同。自闭症儿童更是如此。每个孩子的行为表现不同,生活兴趣不同,能力情况不同,学习需要更是各有所异。他们没有一再的接受,过多的是一再的否定接受;淡漠的眼神;游离的神情;奇特的行为;或忧或喜得嘶叫等。对此通过苏教授的讲解,我也进一步认识到产生异常行为的原因,以及有效分析的方法。
就自闭症儿童教育而言,教师掌握成功的干预要素对他们进行主动干预,对其发展性障碍的行为矫正会有较好的引导。
主动干预中一是给与自闭症孩子选择机会。自闭症孩子对生活活动、学习活动也是有选择的,在不予配合、否定教育活动时就是活动与自闭症孩子的活动选择不相容。二是对课程作个别化的调整。自闭症孩子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够融入教学活动中,但是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活动却实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开展知识性的教学活动。所以课程作个别化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三是鼓励孩子做适度的体力运动。自闭症孩子活动范围狭窄,肢体活动积极性不足,被动活动多,往往表现不配合,如果不重视适度的运动会造成肢体运动发展的不协调。四是环境的调控。对于物质环境、社会环境、环境结构在自闭症教育训练中也占有重要的作用,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外部资源支持。
自闭症儿童差异性强,所以我们在进行干预时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在教育教学中,精心制定与自闭症儿童的需要、兴趣、符合其发展水平和优势相匹配的计划,注重合作性的参与、模仿、语言、互动、拓展兴趣,让孩子有机会积极参与到各种学习机会中,经常让家长参与进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我们也要多采用游戏法来提高自闭症儿童接受性语言能力,学习听懂指令并能执行;提高他们的模仿能力,促进他们的自我及他我的认知;指导他们能用请求语和老师交谈;提高他们的游戏能力,从而促进其应答性语言的发展。
以上是我这次学习的一点体会。我很感谢各级领导为我们提供这次学习的机会,使我对自闭症孩子的教育有了理论依据,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用心去不断地实践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