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拾柴火焰高:为“孤独”孩子撑起“温暖之家”
上海爱好儿童康复培训中心这个中心是由一位年轻母亲自费创办,她的孩子在2岁多时被发现患了自闭症,但到5岁时才得到正规的干预。为了自己的孩子,也为了更多“孤独”的孩子能够尽早得到专业矫正,她用8年时间精心营建起了一个康复教育基地。
在一间小教室里,一个孩子正与老师互动游戏,而来自金山的爷爷奶奶则在认真听讲,爷爷还专门做起了笔记。院长杨晓燕说,现在,培训中心每天都有40多位孩子前来“上学”,都有家长陪伴。其中一半以上的家长,都是从外地或是金山等较远地方赶来,为此还专门在附近租了房子。令人欣喜的是,迄今为止,已有500多名孩子从这里“毕业”出去,其中不少还进入了幼儿园、辅读学校和正常小学就读。
但更令杨院长难过的是,现在还有40多名孩子“等着”要进来参加培训,但中心的师资等条件并不足以满足需求。因为目前学校只有20多名毕业于特殊教育专业的老师,而按照“1∶2”的匹配标准,他们只能培训40多名孩子。自闭症孩子的表现都各不一样,“100个孩子就像100片树叶,每一片树叶都不一样”,需要老师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耐心引导和呵护。
在办学的过程中,她遇到了不少困难。首先,就是资金不足。第一年所收的学费,还不够支付一位老师的报酬。但这个机构的性质,决定了不可能取得盈利。而且,看到那些孩子的家庭,看到他们家里因此还丧失了一半劳动力,杨晓燕不忍心提高学费标准。于是,她的经营企业的丈夫,不时为中心提供资金支持。还有一个大困难,就是难留住老师。因为机构的老师并没有教育系统编制,也没有任何保障和待遇;再加上工作压力大,不少老师来了之后,又很快离开了。但所幸,还有20多位老师凭着爱心留了下来。
身边的其他人,也给了她不少信心。她有一位助手刘老师,原来也是一名患儿的母亲,后来放弃高薪工作来到了培训中心。最初,刘老师是为了来帮助照顾杨晓燕的孩子,同时也让自己的孩子接受专业培训。但后来,她们俩都全身心地扑在了培训中心的孩子身上,竟把自己的孩子“晾”在了一边。但是,看到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样子,看到那些家长期待的眼神,听到他们真诚地说 “感谢宝宝妈妈让孩子们有个地方来矫正”,她们俩觉得格外欣慰。
同时,社会各界也给予了培训中心很大支持。办学之初,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场所,七宝镇时任党委书记夏根福等领导亲自出面协调了一处镇级资产,也就是现在的办学场所,同时还给予租金优惠。担心地点太偏僻,镇里有关部门还帮助做了一块大的指示牌。前年,为了给孩子营造更好的康复教育环境,培训中心进行了第二次装修,镇政府闻讯后主动承担了费用。而镇里的实验幼儿园也主动与培训中心结对,现在中心每月都挑选6个孩子送到幼儿园试读半天,让他们在没有家长陪伴的情况下也能接触到正规教学。 8年来,前来义务帮忙的志愿者更是越来越多,现在总计已达到了500多名。
前不久,听说培训中心面临税收、资金、师资等难题,闵行区有关部门还专门前来进行了调研,并进行现场办公,为中心的健康运转出谋划策。
现在,杨院长的孩子已经13岁了,学会了游泳、滑轮、弹钢琴、写毛笔字,并进入辅读学校上学了。而刘老师的孩子也念到了小学三年级,成绩还排到了全班前列。但她们依然在为更多“孤独”孩子奔忙。杨晓燕坦言,这个培训中心应该只是过渡时期的产物,如果能有更多公立的专业机构出现,有更多正规学校向自闭症孩子敞开大门,自己就不会坚持办下去了,但目前来看,她还不忍心就这么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