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有“心病” 长大受影响
《从四大典型症状看孩子“心病”》续
第十三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刚过,就发生了“老实学生扎死同学”一案,经本报报道后,此事件引起读者极大关注。长春市心理卫生研究所王教授介绍,健康的童年才能造就健康的人生,儿童时期心理行为问题会影响成年期精神卫生健康,部分儿童心理障碍与成年期精神疾病具有关联性。儿童多动症、孤独症等常见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都会影响其成年期的精神健康。
多动症:成年易注意力涣散
个案:李先生小时就极爱动,上课坐不住椅子,经常搞小动作。初中毕业后,他随父亲做生意,可和别人谈着生意,他常常就溜号。后来又经常酗酒,每喝必醉,有朋友提醒让李先生的母亲带儿子看看心理医生。看了后她才知道,这么多年儿子是有心理问题。
专家提醒:部分在儿童期患有多动症的孩子,至成年仍有注意力涣散、易冲动等症状,形成成人行为障碍。成人形成行为障碍后,约34%的人伴有情绪障碍。儿童期表现出的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成年后发现有反社会人格障碍、嗜酒、社会能力低下等问题。家长发现孩子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时,应及时看心理医生,以免影响孩子成年期的精神健康。
孤独症:成年行为衰退
个案:苗苗已经是一个22岁的大姑娘了,可每天晚上仍不敢独自入睡、不敢独自去亲属家串门、不敢去商场买东西,除母亲外,她不愿与任何人接触。母亲说,小时候就发现这孩子不出头,不爱说话,喜欢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原以为就是性格内向,没想到这是一种心理疾病。
专家提醒:儿童期的孤独症往往可持续到成年期。有孤独症的儿童,少年时部分会因环境等变化有所改善,另一部分会出现行为衰退,有的甚至有严重的智力障碍。到成年期时,很多孤独症患者仍处于严重功能缺陷状态,无法独立生活。
品行障碍:成年职业不适
个案:24岁的小新一直在奶奶的娇惯下长大,上学时就有说谎、逃学等行为。后来家长认为这孩子无可救药,也就不管了。现在小新24岁了,换了几个单位都不能适应工作,总是与领导同事处理不好关系。他谈话不着边际,不是说哪天自己会当总统,就是能突然暴富,谁也看不起。看了心理医生后,小新才知道,自己就是典型的儿童期的品行障碍过渡到成年期的妄想症。
专家提醒:儿童品行障碍的表现主要包括偷窃、逃学、说谎等。这些孩子成年后发生其他精神疾病者增多,如妄想症等,职业适应、婚姻冲突、人际关系问题也比较多。
情绪障碍:成年社交焦虑
个案:徐寒小时成绩一直很好,一次一位新换的英语老师批评他后,他就说什么也不去上学了。因为家境不大好,在徐寒的坚持下,父母也就同意他辍学回家了。其实当时徐寒的行为正是儿童情绪障碍的表现。现在徐寒28岁了,每天只是独自干农活,不声不响,别人给他介绍女朋友他也不敢看,看见熟人就远远躲开,别人喊他他也装作没听见。在心理医生的治疗下,目前他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专家提醒:大多数儿童情绪障碍到成年期都会表现正常,但少数也会发展为严重的焦虑、恐惧甚至分裂症,因此,对儿童青少年表现的拒绝上学等行为应密切观察,以免延续到成年成为严重的社交性恐惧症。
目前儿童精神疾病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而儿童的心理障碍与成年期的精神健康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广大家长一定要密切观察自己的孩子,避免孩子心理出现问题。本报记者 杨益 新闻编辑:曲兆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