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孤独症还需继续努力
北京时间1月25日消息,新科学家报道,有些人称最新的研究表明人类可以克服孤独症,但事实上很可能是这些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更好的应对这些状况而已。纽约时报指出一项有趣的研究表面上显示小部分孤独症的患者能够克服疾病症状。这项发表在《儿童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杂志上的文章实在是令人难以信服,一方面它表示该研究能够改变父母“思考和处理(孩子)孤独症”的方式,另一方面又警告称预防虚假的期望。
作者似乎朦胧的意识到这种半心半意的信息将会在孤独症疾病世界里引爆一枚炸弹,引发长达40年的无休止争论,关于孤独症究竟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因此尽心尽责的父母可能能够治愈这种疾病;亦或者它本来就是与生俱来的。
科研作者艾米丽·威灵汉(Emily Willingham)对这项研究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威灵汉指出,那些看起来似乎“克服了”孤独症的人其实具有更高的认知功能和更温和的症状,“很多人在儿童期就有行为干预。”
研究人员评估这一过程的方法之一便是“典型的交朋友过程”,患有孤独者的人群一般都多少有点不健全。34名孤独症患者中有7名在“非言语性社会互动”方面有损伤,在此研究人员却过于武断的认为是由其它因素,诸如焦虑或者压抑,所导致的。
约翰·埃尔德·罗宾逊的书《看看我的眼睛:我的生活与阿斯伯格综合症》中描述了在罗宾逊的一生中,他是如何学会弥补自己的社交局限性。当他还是一名儿童时,他教会自己对其它人说合适的话,而非将自己着迷的兴趣强加在他人身上。作为一名成年人,他了解到脱口而出的真相——“你看起来更胖了”——并非都是正确的。
他并没有克服自身的孤独症,而是学会了如何适应它。在晚年,他说道他希望自己的症状能够更明显一点: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坐在轮椅上时,我们知道他不能行走,所以我们帮助他过马路。而我们无法“看见”一名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因此人们就假设他是个性情古怪的人。
威灵汉将其与糖尿病作对比,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血糖含量,但自身仍患有糖尿病。对于某些高功能自闭症儿童患者来说,道理也同样如此。当罗宾逊还是个孩子时,没有人理解他。旁人认为他非常古怪长大以后也将成为一个失败者。但是现在随着人们对阿斯伯格综合症及其症状有了更完备的了解,同时很多行为疗法也将帮助这些患者,尤其是那些聪明的知道如何利用这些疗法的患者。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或者孤独症的人,从外界人的角度看,似乎“已经被治愈了”,虽然事实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