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用音符把幸福带进家门
当丛宇翔的妈妈陈晓琪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她第一句话就是:“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一周前,当西岗区日新学校老师告诉陈晓琪,大连日报将和人民文化俱乐部为丛宇翔举办一场公益钢琴独奏音乐会时,陈晓琪说她眨巴了半天眼睛,才相信一直觉得遥远的梦想真的要实现了。在这之前,学校老师和她一直琢磨着是在咖啡厅还是在琴行圆孩子的这个梦想。
因为患有孤独症,丛宇翔的情感像是被紧紧地包在一个厚厚的铠甲之内,对外界的回应只有看起来一成不变的“扑克脸”。“但他心里可高兴了,他得知这个好消息的表现是每天加了一遍练琴的时间。以前有时早上他会睡懒觉,现在一叫他就起来。”最了解他的妈妈开心地说,丛宇翔是在用音符表达自己的喜悦。
家里的钢琴是陈晓琪十年前花了3000元淘来的二手琴,仍然不可思议地响着,经常弹的琴键坏了,陈晓琪就把不经常弹的琴键挪过来。调琴师来调修过多次,他说丛宇翔是真在练琴,钢琴被用得非常狠。“换琴是以后的事,再说吧。”看得出,要强的陈晓琪不太想谈这个话题,在一家国际物流公司上班的她每个月两三千元的收入,为孩子学琴她把能做的都做到了最好,她不想苛求太多也不想祈愿太多,只希望儿子能有一天自立。
音乐为丛宇翔封闭的世界投进了一束光,也为不抛弃不放弃的陈晓琪燃起了一束光亮。陈晓琪告诉记者,孩子的孤独症是狂躁型,从小只要无论是上街还是在学校,没有能安静地坐一会儿的时候,只能一直抓住他的手,否则一转眼就会跑掉。十年前,当日新学校钢琴老师马艳从一百个孩子挑中了丛宇翔,当马艳的徒弟孔庆阳接过接力棒,音乐就改变了丛宇翔:他现在可以坐下来一个多小时练琴,只要告诉他有演出,在后台上等场时哪怕超出一个小时,丛宇翔都很安静。“丛宇翔还自创了四首曲子。”陈晓琪欣慰地告诉记者,孩子还有一位钢琴老师周照利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曲指挥,他说孩子还有潜力。
还有爱,正在改变着丛宇翔的世界。采访时,陈晓琪一直在说,没有来自各方面爱的相助,她的孩子又怎会站在一个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舞台上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