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与老人同在天平两端,该如何抉择?
关爱老弱病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与进步的标志,而就在近日,山西某地由一间活动室引起的争议与风波却将这两个弱势群体放在了天平的两端,究竟孰轻孰重?我们来共同关注一下。
据了解,这间20多平米的活动室是一群自闭症孩子的“快乐之家”,同时也是社区居民的聊天室,最近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凉,一些空巢老人提议将这间活动室改成老年饭桌,让年龄较大的空巢和独居老人在冬天能有一碗热饭吃,这两个弱势群体同时需要一间活动室,暂时又找不到其他合适的场所,这让社区的工作人员犯了难,老人与孩子孰重孰轻?究竟是谁之过错?
不可置否,这两个群体都有自己的需要,也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正所谓老有老的难,小有小的苦,但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需求,最主要还需要社区工作人员的协调与努力,通过其他渠道另找场地,帮助老人和孩子解决目前的难题。这样的事件或许是一个个例,但在不少自闭症家庭里,也都存在着为老人养老与为孩子治病的问题,在这两者无法兼顾的情况下,最为难的当属这些自闭症孩子的家长。
来自偏远山区的他,家有老母,外有自闭儿
老李是一个看起来与他年龄不大相符的中年汉子,来自偏远的农村,五岁的儿子患有自闭症,去年妻子因为忍受不了暗无天日的生活选择了与他离婚,老李就只能一个人带着儿子做康复训练,平时除了儿子的病让他担心之外,最让他挂心的还有远在老家的七十岁老母,这让他感到非常的自责,“母亲就只有我一个儿子,但我却因为给儿子治病不能陪在她的身边,每天一个人生活在大山中,生活起来很不方便,养儿防老,我觉得自己真的是很不孝。”
像老李这样状况的家庭不在少数,他们一方面为孩子的病担忧,一方面还要照顾老人,这两者很难兼顾周到。对此,仍需要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来帮助他们解决眼前的困境,毕竟病还得治,老人也得养,而目前来讲,完善的福利政策和健全的养老体系是对他们最有效地帮助,比如可以为这些特殊家庭的老人提供居所和生活保障,让他们的晚年生活老有所依,也可以为这些自闭症孩子提供健全的康复体系,让他们就近康复,以减少自闭症家庭的诸多困难。
结束语:或许你我都没有能力来解决这些现实的困难与问题,那么就请我们在力所能及的地方来帮助这些星儿和老人一把,让他们都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和安逸的晚年。(如有孤独症方面的问题,可扫描二维码进入道道阁儿童之家微信论坛进行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