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丝行动,与爱同行”,关注自闭症群体成长与就业
12月3日,在第25个世界残疾人日到来之际,一场主题为“蓝丝行动与爱同行——关注自闭症群体成长与就业”的大型公益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旨在推动社会对自闭症的了解,关注大龄自闭症青年的生存状态,帮助他们更好的康复、发挥所长、融入社会。

图为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为活动致辞。
活动现场发布了2016年《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Ⅱ》蓝皮书和《大龄自闭症青年就业现状报告》,还启动了首个“全国孤独症(自闭症)康复就业信息平台”,并为“全国第一家爱心工坊”授牌。

图为北京市五彩鹿自闭症研究院院长孙梦麟现场发布2016年《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Ⅱ》。
其发病原因还没有明确,医学上还没有针对自闭症核心症状有效的药物,目前对于自闭症的治疗是以教育训练为主,精神药物治疗为辅。调查表明,90.8%的自闭症家庭对孩子成年后的生存状况忧心忡忡。
本次活动上发布的2016年《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Ⅱ》蓝皮书,从不同角度梳理了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历史、行业现状,和行业动态,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报告由五彩鹿自闭症研究院基于2015年来自全国29省份的47个单位的自编问卷调查,和各个机构提供的相关资料编创。五彩鹿儿童行为矫正中心是我国最早从事自闭症儿童康复的民营机构之一,12年来,累积干预了6000多名自闭症儿童并保存了干预康复样本数据。

图为自闭症患者为与会人员带来精彩表演。
《大龄自闭症青年就业现状报告》指出,由于受大龄自闭症群体社会服务体系缺失;特惠性政策少,经费投入不足等因素影响,青少年和成年自闭症群体一直饱受职业教 育、支持性就业及养老安置等问题的困扰,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及康复补贴难落实,而大龄自闭症患者由于就业成本高、岗位少等原因还在民间机构自行探索阶段。
据了解,在本次活动中启动的“全国孤独症(自闭症)康复就业信息平台”,就是全国首个为自闭症患者和用工企业搭建的免费信息共享系统,和辅助性就业平台。
此前,自闭症患者信息主要保存在民政、教育、残联等相关部门,保存渠道分散,给患者的康复、培训和帮扶带来种种不便。“全国孤独症(自闭症)康复就业信息平台”的启动将大大改善这一状况。
该平台由中国康复协会、全国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全国应用行为分析委员会、北华大学联合发起筹建,一方面整合全国自闭症患者的个人康复、干预、求 职信息,并对患者所具备的能力及特长进行系统的评估;另一方面,还面向社会征集愿意向自闭症患者提供岗位的爱心企业,评估岗位需求,并将双方资源进行整 合,为精准帮扶困难家庭、辅助患者就业提供支持。
启动当天,平台已有20多家企业自愿为“爱心工坊”的提供岗位,在平台录入信息的69名自闭症患者中,有9名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岗位,另有3名自闭症患者得到了当地残联与人社等部门的公益岗位支持。
图为聘请歌手沙宝亮为爱心大使。
此外,由CCTV-7农业节目新媒体中心倡议发起的“全国第一家爱心工坊”,也在本次活动现场正式授牌。歌手沙宝亮作为本次活动的爱心大使来到现场,沙宝亮向大家发出倡议,呼吁更多的人关心、接纳自闭症这个特殊的群体。

图为聘请歌手沙宝亮为爱心大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