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2016年自闭症儿童家长最关心的几大问题
2017年3月27日,今日头条算数中心&今日头条育儿频道携手北京星希望孤独症康复中心、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蜗牛大班长,就“自闭症”这个话题进行“孩子自闭症,妈妈最揪心”主题大数据发布,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MUST孤独症综合疗法创始人杜佳楣老师对2016年自闭症的关注趋势进行了专业解读。
头条大数据分析
Bytedance Big Data about Autism
01用户性别占比
女性用户的比率高达91.31%,男性用户的比率只有8.69%。因为女性往往是最先看到孩子发育的异常以及怀疑孩子发育不足的。具体如下:
首先是生理优势,女性通常负责哺乳以及照看孩子。作为孩子的主要照看者,女性时刻跟孩子相处,对孩子的发育情况非常关注,而且了解得特别详尽。
在长期单调的照看孩子的过程中,女性经常会带孩子到外面去跟其他妈妈聚会聊天,带孩子跟其他宝宝玩。在这个过程中,女性的细心和敏感会让她们发现自己孩子跟其他孩子的区别。如:别人的孩子一听到喊他名字就会回头看,自己的孩子对呼名毫无反应;别人的孩子看到小伙伴会微笑,自己的孩子看到小朋友很漠然;别人的孩子会有意识地喊爸爸妈妈了,自己的孩子从来没有喊过;别人的孩子看到好玩的会喊大人去看,自己的孩子从来不会;别人的孩子能听懂爸妈讲的道理,自己的孩子除了哭不会用别的方式等等。通过直观的接触,妈妈看到自己孩子跟其他孩子的差距,她们就会很焦虑,她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上网咨询,搜索相关信息。
男性在孩子出生以后倍感家庭的责任,他们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赚钱养家,与孩子相处的时间相对较少,而且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基本在家庭。因此在家中只有一个孩子没有对比的情况下,部分男性很难发现孩子的不足,即使发现不足,部分男性也宁可相信孩子是个性的问题而不是疾病原因。因此,上网搜索信息的男性比女性要低很多。
如前所述,女性在发现孩子的发育上的异常和不足之后,她们开始困惑或者焦虑,四处打听信息,网络是其搜索信息的重要工具。一旦她们发现孩子的表现和症状跟孤独症类似,她们会搜索大量的文章来学习和了解。
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之后,女性成为孩子的主要照料者和训练者,一则是女性比较敏锐,善于做孩子的训练。二则从社会分工来说,也是女性比较适合照料孩子,男性比较适合在外挣钱养家。因此,身为孩子康复训练的主要参与者,女性会通过网络这种方式来搜寻大量的训练方法,以用此来帮助自己的孩子。
02用户年龄分布
从用户年龄分布情况来看,18-23岁的用户占据了11.15%,24-30占据74.46%,31-40岁占据了10.33%,41-50岁占据了1.84%,50岁以上占据了2.22%。该年龄分布反映了以下现象:
18-23岁有一部分用户结婚生子,其孩子或许有发育上的不足,这些在中国属于早婚的用户们借助网络搜索相关信息。这其中还有一部分用户属于关注特殊教育甚至孤独症的大学生、志愿者、爱心人士及准备进入这个行业的大学生。因此,这个年龄段的用户在整个用户中排在第二位。
24-30岁用户比率高居第一位。因为这个年龄段是生育孩子高峰的阶段。大部分家庭都是在这一阶段拥有孩子。发现孩子是自闭症的情况在这个年龄段是最为普遍的。有这样的苦恼和需求,关注度高是必然的。
31-40岁所占的比例排在第三位。随着结婚高龄化和生育高龄化,一部分用户在这个年龄段拥有孩子,部分用户在这个年龄段孩子被诊断出有孤独症 。当然,随着现在结婚生孩子都有向大龄发展的趋势,加上二胎政策的放开,估计这个年龄段的用户比率会慢慢增加。
40-50岁用户比率最低,只有1.84%。因为这个年龄段基本上不是生育期,这个年龄段的用户的孩子也基本不在早期发现和诊断及干预期。他们中间有一部分可能是孩子早就被诊断的老家长或者是专注在做这个行业的专业人士或者其他相关人士。
50+以上的用户排在第四,为2.22%。这个阶段的用户除了一部分专业人士及相关人士之外,还有一部分是有一定知识背景的爷爷奶奶辈,他们的孙子或者孙女被发现有自闭症。但是,在生活压力之下,他们的儿女们必须上班挣钱养家。照顾孩子甚至带领孩子去接受康复训练的工作就由他们来承担。因此,他们会利用网络来搜索相关的信息。
03用户地域分布
地域分布:解读时取前10
从用户的地域分布来说,广东的用户占12.5%,据全国之首。原因如下:首先是地理优势,广东沿海,离香港、台湾比较近,社会气氛比较开放,能更多地得到国外的信息。因此,广东的用户对自闭症的了解比较及时,容易接受,信息也呈现多元化。同时广东的经济比较发达,政府对于自闭症群体的扶持力度也较大,提供的医疗条件较好。加上广东的民办组织成立得比较多比较早,对自闭症的宣传倡导工作也开展得比较好,这些都引发该地居民的更多关注。另外,全国四大一线城市中的两个,深圳和广州都在广东。因此去广东创业的年轻人非常多,使用移动端设备的频率也更高,这些因素都让广东的用户分布最大。
山东省的用户占8.45%。排列第二。这不仅因为山东是一个重视教育的省份,也因为全国拥有一些全国比较早、比较大的康复机构,他们多年坚持不懈的推动,也让民众及政府对自闭症更为关注和关心。中残联主席张海迪也多次到山东视察工作,这些都使得山东省政府对残疾人的事业比较关注,对自闭症相关政策比较关注。因此,山东的用户所占比例也是比较高的。
四川、江苏都是很注重教育经济也比较发达的省份,整体的社会关注度高。而河南因为人口基数大,自闭症儿童相对较多,关注程度也比较高。河北离北京很近得到信息会比较方便,因此自闭症的普及和关注度也比较高。
北京的用户所占比例为4.52%,排名低于广东和山东等。本来,北京是中国首都,也是中国的文化中心。在北京,国际上的自闭症相关技术和知识的交流占全国之首。北京不仅拥有全国自闭症诊断比较有名的医院如:北大六院等,也拥有全国最早的自闭症康复机构如:北京星星雨等,还拥有一些全国专业性强、康复质量过硬的机构,如北京星希望孤独症康复中心等。一些大型基金会如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了孤独症专项基金。北京市政府以及北京市残联对自闭症这个群体的各项扶持政策比较多等等。这些都在自闭症知识普及以及社会倡导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正因为北京是首都,经济发达,各类群体的精英人物集中。他们会用各种发声来吸引大家关注自己的领域,自闭症在众多领域中就并不能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同时,北京的大学居全国之首,大学生的数量非常庞大。因为目前很少有大学开设自闭症相关的专业。因此,大部分大学生不会关注到这个话题来。所以相对来说,北京的用户比例反而低于广东和山东。
04用户兴趣类别
从用户关注的话题来看,用户最为关注的话题分别是电影、早期教育、护肤、化妆、妇科等。
电影:关注自闭症的人群以自闭症的家长、康复训练人员、照顾人员等为主。自闭症孩子的需要他们全身心长时间的付出,因此,这些看护人员工作强度大,精神压力大,心神疲惫,他们需要一定方式的放松。然而因为他们时间有限,不能有足够大块的时间外出单独休闲,因此,他们会选择用移动端看电影,既方便,又可以让人得到放松。因此这种不用外出、可以利用零碎时间的放松手段得到了他们的青睐。当然,也有一些电影和纪录片是关于自闭症孩子成长的故事的,如《海洋天堂》等,这些也会引发一部分人用看电影的方式去关注和了解这个群体。
早期教育:
自闭症作为一种没有药物、找不到病因的疾病,医学手段对其束手无策的。家长渴望孩子的进步,他们在医学上失望之后,开始寻求教育的方法来为孩子带来进步。因为这些孩子的不足基本上在早期(5岁之前)就或多或少的被发现。因此,家长们会关注早期教育,他们期望从早期教育中找到一些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们。同时,自闭症的孩子,在社交、语言、理解力等方面发育比正常孩子晚很多。因此,即使年龄超过6岁的孩子,其能力可能还不到2、3岁。针对他们的教育的内容大多在早期这个范畴。因此,关注自闭症的用户会较多的关注这个领域。
关注自闭症的人群多为女性,她们天生的就爱美。加上关注自闭症的人群,大部分的年龄都在40岁以下,这仍然是一个对美有憧憬的年龄段。因此用户们会比较喜欢护肤、化妆等领域。虽然她们在每天看护自闭症孩子之后,留给自己对美的追求的时间和条件比较有限,但是关注和了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她们带来美的感受,从而实现了另一种方式的放松。
关注自闭症的人群多为女性,她们多半都是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在为孩子长期担忧和康复中,家长压力非常大,心情也比较的焦虑。加上平日照顾孩子非常劳累。都导致这些家长身心疲惫,身体状况欠佳,尤其妇科方面的疾病,更是这些女性家长们经常遇到的问题。
05自闭症相关阅读数据

自闭症相关的文章总阅读数有62936040万,但分享数只有327520万,分享数约占总阅读的0.5%。自闭症的家长普遍对自己孩子的身体状态比较敏感,不愿意让其他人知道自己孩子是自闭症,所以文章分享占比同比育儿类文章分享占比较低。
06自闭症在2016年的热度趋势

2016年1月份有效阅读数是2478910,2月份是2966630,3月份是1570830,4月份是4629600,5月份是3420580,6月份是4657960,7月份是4308490,8月份是6899790,9月份是3306270,10月份是2411470,11月份是5099320,12月份是5015620。
从全年阅读的数据来看,有5个高潮。它们分别是4月份、6月份、8月份、11月份、12月份等。
第一个高潮在4月,因为四月二号是世界孤独症日,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都在进行孤独症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倡导工作。节日的印象带动了关注。
第二个高潮在6月份,因为六一儿童节,当大家都在为孩子们欢庆节日的时候,很多人想到了还有一类儿童,他们更加需要关爱。这个六一关爱儿童的热潮引发了大家对自闭症相关信息的了解。
8月份迎来全年对自闭症的关注的最高潮,主要原因应该是这个时候属于开学季,自闭症孩子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经常被摒弃在正常的学校之外或者即使被学校接受,家长也一直非常焦虑孩子是否会被学校接纳,是否学校会将其退学等。未到学龄期的家长也会关注这个话题,因为他们感觉这些上学孩子遇到的问题也是自己孩子将来要遇到的问题,所以他们对此分外关注,也额外焦心。由此种种原因引发了巨大的热度。
2016年11月份和12月份分别发生了一些自闭症领域比较引人注目的事情,如:自闭症孩子坐飞机遭拒等等,加上12月3日为世界助残日,大家再一次看到残疾人的不容易,以及其中尤其令人揪心的自闭症孩子及其家庭的相关生存状态和困难。从而导致关注热度的增高。
07关心自闭症的人都在关心什么
根据专业知识筛选后选10个进行解读

关注自闭症话题的家长他们往往会关注以下话题:
医院和医生:
很多人认为自闭症是一种疾病,所以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医院找医生。家长往往全国各地四处打听,辗转各大医院,寻求多大名医的帮助。
孕妇和怀孕:
很多家长在得知孩子是自闭症以后就会探寻原因,就会想到是不是跟怀孕期间的一些问题有关,所以这方面的话题会被关心。
育儿:
孩子被诊断之后,家长一般都会开始寻医问诊,当他们最后发现医院和医生不能解决孩子自闭症的问题之后,他们尝试用教育这种传统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当教育为他们的孩子带来进步之后,他们更加青睐这种方式。因此育儿类话题得到家长格外的关心。
牛奶:
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为孩子焦虑万分,医学上得不到解决,教育的方式虽然有效,但是需要花费时日。于是,很多家长希望能找到一些捷径。当有部分家长听说禁食牛奶会对自闭症的康复有疗效,他们很多人会去关注和尝试。其实,禁食牛奶是否有利于自闭症孩子的康复,目前仍然只是一个没有数据支持的“传说”。
剖腹产:
部分自闭症孩子身体发育有障碍。很多家长会将这个与剖腹产发生联想。
二胎:
每位自闭症的孩子都考虑过二胎的事情。因为,他们希望有位嫡亲的兄弟姐妹来照顾自己这位将来也许不能独立生存的孩子。但是,因为前面这个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的打击,他们往往又不敢生。因此,他们在是否二胎上非常的纠结,对这个话题也是非常的关注。
08哪些明星和自闭症最相关
根据专业知识筛选后选5个进行解读
1.李亚鹏和王菲为兔唇的孩子们建立嫣然基金。他们关注兔唇这些特殊的孩子,让大家容易将其类化到他们关注自闭症孩子身上。因此关注颇多。
2.周迅一直在关注孤独症的孩子,她多次参加世界关爱自闭症日活动,也多次到自闭症康复机构去做公益活动,因此,关注自闭症的人群对她关注颇多。
3.文章主演了《海洋天堂》中的孤独症青年大福,他和马伊琍为自闭症孩子不断的呼吁奔走。这些都让他们两口子成为孤独症家长所熟知的明星。而马伊琍文笔比较活跃,所以受关注度更高。
4.霍建华出演《花千骨》的高冷形象让大家印象深刻。所以很多人会把这个角色跟“孤独”联系起来。因为“自闭症”也叫孤独症,估计就出现了一些的误解。
5.王宝强婚姻案让大家关注度很高。部分人群会支持王宝强,他们往往会说“宝宝不孤独,我们陪着你”类似的勉励性的话语。也许,该“孤独”被误解为“孤独症”了。
09哪个年龄段家长最关心自闭症
小年龄段自闭症家长关注度比较高。
孤独症孩子的特征其实从出生就已经具备,但是因为同年龄的正常宝宝能力也非常弱,因此,这个对比并不明显。宝宝一岁半之后,随着其他孩子语言开始出现,家长看到孩子的落后,但这个时候的家长往往总是期待着时间会抹平孩子的差距。然而,孩子两岁半时差距更大,家长焦虑倍增,高度关注起这个话题来。
3-6岁随着孩子差距变得越来越大,加上此时孩子上幼儿园遇到困难,家长开始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家长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所以文章数量和阅读数也骤然增多。
6岁以后,正常孩子飞速发展,自闭症孩子望尘莫及。加上如果前期干预不好,很多孩子的问题会变得更为严重。正常六岁的孩子,该进入正常小学就读,而孤独症孩子因为能力不足,问题行为不好控制,很多被摒弃在校园之外。因此,这个时候家长压力减小,发现孩子无处可去或者即使去了小学问题百出很难继续下去,家长开始越来越多无助,他们借助网络寻求相关的信息和帮助。
10热门文章TOP10
排名前两位的是关于王姬的一篇文章, 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王姬是一位很出名的影星,她的作品《北京人在纽约》引发了广泛关注。跟她相关的文章比较容易被关注。
王姬的儿子是自闭症,她放弃事业来陪伴儿子,这是一个正能量的故事,也是激励家长们努力,让家长们说服自己全身心投入孩子康复的一个故事,因此颇受关注。
名人效应,王姬做为一线影星,她的故事比较受人关注。尤其她的故事中充满了母爱的无私,更加受到家长们的关注。
其他引发关注的问题也都是跟自闭症这个字眼相关的词汇。有的文章主人公并非真的是孤独症患者,但是因为他行为的怪异或者性格沉默寡言,被人误认为是孤独症患者。这反应社会对自闭症的理解还多半是一种未必客观的看法。有的文章反映了孤独症家庭的困难,如《男子勒死自闭症儿子孩子到死没说一句话》、《自闭症孩子的父亲抑郁投江自杀》,《愿天堂没有悲剧》等等,大家对孤独症家庭的困难非常的痛心和惋惜,对前途也更加焦虑。这都导致关注度增加。
11自闭症行为关注点排序
自闭症是一种无法用生理指标来诊断,并且没有药物可以进行治疗的疾病。目前只能根据孩子表现的一些行为来进行诊断,也只能通过行为矫正的方法来进行康复训练,所以不管是家长还是专业人士关注点都是孩子一些比较明显的行为。
注意力:
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是自闭症最明显的最普遍的行为,也是让家长最头疼的问题。因此,束手无策的家长们往往想通过网络来找到相关信息。
对视:
孤独症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眼睛不看人,不与人对视。因此这个词的关注度就可想而知了。
攻击:
很多人害怕自闭症孩子的原因是他们以为所有的自闭症孩子都具备攻击性。同时,加上有某些干预不够的孤独症孩子行为规范不好,他们可能会有一定的攻击性。因此,这个词关注也很高。
敏感:
很多人将 “孤独”等同于孤独症,从而等同于自闭症。因此他们误以为自闭症孩子是敏感脆弱的,因为大部分孤独的人是敏感的。当然这是一种大众的误解。大部分的自闭症孩子是理解能力差,社会交往缺乏动机,他们跟普通生活中讲到的孤独、敏感是不同的概念。
走失:
自闭症孩子因为理解力差,不关注周围。他们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也很难意识到家和家人对其的重要性和保护性。他们在自我状态下经常会出现漫无目的乱走。如果看护人稍不留神,就会出现他们走丢的现象。因此,走丢是自闭症家长最为担心的问题之一。
大笑:
自闭症孩子关注的事情跟常人有异。因此,对于很多常人没有注意到的物品或者不会去关注的物品上,自闭症孩子非常感兴趣。加上大部分自闭症孩子神经控制能力弱,他们一旦喜欢一样东西,就很难将注意力从上面移除。因此,他们一旦因为某件事情发笑,就会持续不断,别人很难介入。家长为此非常头疼,关注这个话题也比较多。
12自闭症家长担心孩子在同学间遇到哪些问题
嫌弃:
自闭症家长最盼望的就是孩子能够进入正常学校跟正常的同学们在一起,但是他们知道自己孩子的不足,很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被同学嫌弃。对此,家长们焦虑万分。这导致家长们看到关于这类词的文章会非常的敏感,其阅读数增加。
孤立:
孤独症孩子因为本身能力不足,加上一部分孩子行为异常,这些都会导致他们在人群中不能融入,容易被孤立。因此,“孤立”这个词汇的关注比较高。
排斥:
孤独症孩子在融入同伴的过程中,因为其能力缺乏,行为异常,多少会受到一定的排斥。因此,家长对此比较关注。
歧视:
自闭症孩子容易受到他人的歧视,家长对此非常焦虑,也非常无奈,他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方法来解决孩子被歧视的问题。
嘲笑:
自闭症孩子因为能力比较弱,部分孩子行为异常,他们往往会受到一些不了解其病症的人的嘲笑。
欺负:
因为自闭症孩子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能力,家长担心这些孩子受到欺负。事实上,一部分自闭症孩子也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欺负。家长对此痛心而无能为力,因此会上网寻求帮助。
投诉:
自闭症孩子父母经常会被老师投诉,被其他同学家长投诉,他们非常苦恼。毕竟,社会对自闭症孩子的了解不足,加上部分人宽容不够,都导致自闭症孩子融入正常环境问题很大。
13自闭症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遇到哪些问题
诊断:
很多学校在接受孤独症孩子的时候,会要求孩子有诊断书,以便向政府申请一些相关费用。也有一些学校因为孩子有诊断书,拒绝孩子的入学。有的学校虽然接受孩子入学,但是因为孩子有诊断书,是个明显的标签,因此在教学时对孩子不做要求,干预也少。因此,家长在给孩子做诊断这个问题上比较纠结,诊断吧,怕学校因此为借口不收。不诊断吧,又怕孩子不能在学校得到更好的关照。因此大家对此关注颇多。
接受:
孤独症孩子能否进入正常学校就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校的接受度如何。如果学校能够接受、老师能够接受、同学们能够接受,经过良好康复训练的自闭症孩子是可以在学校进行融合教育的。因此,接受是孤独症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
入学:
正常孩子的父母最盼望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进入重点大学就读,而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最盼望的就是自己孩子能进入正常学校就读。因此,家长关注孩子如何才能入学,入学后会遇到什么困难,他们提前要做什么准备等等。入学是家长关注的重要话题。
残疾证:
在全国各地,拥有残疾证的孩子都可以有一定政府的支持政策。自闭症的孩子家长在办理残疾证的时候非常纠结。一方面,孩子有残疾证可以得到一些资金支持,这对于困难的自闭症家庭是非常的需要的。另一方面,家长担心一旦给孩子办理残疾证,感觉就是为孩子打上了一个永久的烙印,担心受到他人的歧视。加上自闭症目前办理的残疾证都是精神类的,这更加让家长们担心,担心不了解自闭症的老师或者同学因为看到这个名称而更加排斥自己的孩子。
退学:
很多自闭症孩子在上学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部分学校对于自闭症缺乏基本的了解,他们不仅没有相关的专业技能来帮助这些孩子,导致这些孩子即使进入了正常的学校也很难融入。同时有些老师、家长或者同学因为对自闭症有误解,他们可能会比较害怕这些孩子,无意中阻碍了这些孩子融入正常学校。种种原因,都让有些本来在机构进步不错的孩子在进入正常学校后开始倒退,最后因为实在在学校得不到任何进步而退学或者“被退学”。
随班就读:
中国的学校多半都有一些学业上的考核指标。绝大部分自闭症孩子在学业上存在着各种问题。他们的存在会影响老师班级的考核指标。为了让老师能够不担心这些孩子影响自己班级的考核,教委提倡了一种“随班就读”的方式,就是孩子正常入学,跟班上课,但是其考核不计入班级指标。家长对这个政策非常关注。
劝退:
部分自闭症孩子行为规范不好,不遵守课堂纪律,他们往往因为给班级教学造成的“困扰”而被劝退。
14自闭症家长希望孩子从社会获得什么
因为自闭症是无法治愈并且伴随终生的一种先天性障碍,所以家长最希望的是学校能接受孩子,社会能接受孩子。只有在接受的环境下,孩子的一些行为才不会被过分放大,他们才有机会跟正常人一样的学习生活。
支持:
绝大部分孤独症孩子,因为能力不够,他们如果要融入正常社会,是需要一定的社会支持的。即使那些康复比较好的自闭症孩子,因为身上还是带有一些非社会化的特征,在融入社会的时候是需要一定的支持的。
爱心:
自闭症孩子有一定的非社会性的行为习惯,这些如果是在正常的交往环境中,可能不是很能跟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因此,家长希望孩子周围的人员多一些爱心,更加理解和接受这些孩子。
辅助:
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他们本身的能力在多方面都是有不足的。要想让他们在正常环境中融入,就一定要为他们提供一定的辅助。
接纳:
当然,自闭症家长特别希望的是孩子被社会接纳,也很关心如何孩子才会被别人接纳,被社会接纳。
常识:
自闭症孩子缺乏基本生活常识,这是让家长特别头疼,也特别想解决的问题。
宽容:
自闭症孩子存在着各种不足,只有别人的宽容才会让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因此家长特别希望孩子身边的人能够比较宽容的对待他们。
15关于就业自闭症家长关心哪些
能力:
对于自闭症的家长来说让孩子能就业是终极目标,因为工作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但是自闭症的孩子先天性的会有一些能力缺失,所以对于能力的培养是所有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只有孩子拥有了这些能力才有机会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
技能:
一项技能对于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有目的性的去培养孩子的技能,让孩子胜任一份工作是每个家长都在努力的目标,所以技能的关注度也很高。
福利:
因为自闭症孩子毕竟有一些先天的缺陷,想要让孩子在未来有保障,福利也是家长们关心的事情,所以关注度较高。
规划:
自闭症孩子能力缺乏,他们的未来不容乐观。家长早早的就开始给孩子规划未来。
保险:
自闭症孩子的家长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来为孩子寻医问诊,康复训练。因此,他们很希望寻求一种方式来分担一些他们的压力。很多人希望通过保险来覆盖孩子昂贵的支出。但是就目前为止,自闭症还没有纳入保险覆盖的范畴之内。
庇护:
自闭症的孩子需要在一定庇护下就业,就算是功能比较高恢复比较好的孩子也不例外。
就业指导:
自闭症的孩子就业比较困难,家长希望国内具备发达国家的条件,给孩子一定的就业指导。
免税:
自闭症属于一种残疾,因此,如果企业招收这样的孩子做员工,他们可以免除一定的税收。
法律保护:
自闭症孩子就业的过程会出现很多的困难,这些困难往往不是人力可为的,因此,家长希望有一定的法律是保护这些孩子的,他们也会通过网络来寻求这样的一些信息。
政策保护:
自闭症的孩子只有得到政策保护才能真正的融入社会,才能在庇护下就业。因此,家长对政策保护非常渴望。当然,目前这些都还在推进中,还有很多需要落实的部分。
16展望
大数据的走势毫无保留地表达了大家的关注和担忧,也寄托了大家的希望。令人欣慰的是,社会环境的各个层面都在为自闭症的孩子及其家庭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今日头条、北京星希望孤独症康复中心等更多的力量将凝聚起来为自闭症家庭提供服务和支持。
联合国《身心障碍者权利公约》第十二条强调身障者“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享有法律权利能力。”2017年4月2日是第十个世界自闭症日。联合国依据《身心障碍者权利公约》确定2017年主题为:“实现自主和自决权”。
(来源:今日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