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给自闭症儿子治病常年漂泊 只要儿子快乐成长
带儿子做康复训练
陪儿子跑步锻炼身体
刘会芹独自带着8 岁的儿子,租住在合肥市九华山路一幢不足10 平方米的房子里。屋内陈设简陋,几面墙上张贴着一些儿童画,挂着几件儿童玩具。在一张半旧的桌上,摆放着几本破旧的写字本,本子上记录的是刘会芹陪伴孩子成长的点滴,也是一位平凡母亲五年的“坚持之路”——为了给孩子治病,她忍受着漂泊和思乡之苦,却一直没认输。
为了儿子常年漂泊在外
今年40 岁的刘会芹,是金寨县梅山镇开顺村人。几年前,她的儿子被查出自闭症,她的人生轨迹自此改变。
为了带儿子看病,她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儿子身上。为了陪护儿子,从2012年至今,刘会芹已经在合肥漂泊了5 年,辗转多个住处,常年忍受着与老公和女儿两地分居之苦。
4 月3 日晚上,刘会芹吃完晚饭后,开始给儿子做肢体技能训练。“我现在的计划是,让儿子在情绪稳定的状态下,晚上我陪他练‘知动’,训练他的弯曲动作。这条路很漫长,但我会坚持走下去。”刘会芹很细心,对每个动作都很细致。训练时,孩子一个浅浅的微笑,都会让她高兴不已。
“我没有办法来完全改变儿子,那我来改变自己。”刘会芹说,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为了更好地照顾小孩,刘会芹在租住地附近的康复学校申请干点杂活,这样还可以随时照顾小孩。
希望儿子能够快乐成长
最让刘会芹头疼的,还不是儿子漫长的康复过程,而是母子俩常年漂泊居无定所的生活。
为了省几个钱给儿子,刘会芹对自己很苛刻,对儿子却很慷慨,只要儿子想要的,她都尽量去满足。“国家的补助明年就到期了,以后我们不知道怎么办。我还能不能在合肥申请廉租房?小孩的康复进度怎么这样缓慢?……”这些问题整天都萦绕在她的脑海里。
4 月12 日,刘会芹联合几个家长,申请外校的体育老师教孩子们踢足球,没想到老师很快就答应了,这让大家很欣慰。在合工大的足球场上,刘会芹带着儿子玩得不亦乐乎。
当天的活动是刘会芹组织的,她专门登记信息,还负责给孩子们拍照。“我希望儿子能快乐成长!以后的日子里,希望能和更多这样的孩子和家庭互帮互助。”刘会芹还说,她希望将来可以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更多这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