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宝宝总是做出自我刺激的举动怎么办?
预防或替代感官刺激的问题行为
摇动身体、撞头、吸吮拇指、咬手指和发出类似呻吟的声音,在发展障碍的儿童与成人身上都很常见。 你的孩子会有这些问题行为,最可能的原因就是他从环境和别人那里得到刺激的程度达不到他的需要。频繁地与孩子在一起互动是很累人的,是几乎做不到的事情。学校教室也做不到学生与教师1:1的配置比例,因而有时会很推崇孩子在教室内的“独立学习”的时间,用以弥补人力配置的不足。
家里也是一样,很难做到不间断地和一个需求度很高的孩子互动。
改变以寻求感官刺激为目的的行为要双管齐下,第一步还是如何预防,办法是让孩子身处刺激资源丰富的环境。最好有个大人能和孩子尽量在一起,做些有趣、有强化作用的事。这样孩子不必再寻求感觉输入。
旁边准备好许多感官玩具,例如,可弹跳的大型健身球、秋千、弹簧垫会旋转的玩具、振动笔、发泄球等,都是既能提供感官刺激又有强化用的玩具。
要想替代这类问题行为,应先找出孩子需要的感官刺激是哪一类假设孩子在没人互动时,经常前后摇动身体,请试试看摇椅,坐摇椅比较合乎社会行为而且好玩。假设孩子在桌上抹口水,请尝试让她用手指画水彩/油画,或者以魔力涂鸦板作为手指刺激的来源,这些都合乎社会行为。
自我刺激行为发生时怎么办
行为发生了,有时可以忽略它,特别是像摇晃和呻吟的较轻微行为。另外一个选择是,当孩子停止或安静下来,那几秒钟的时间赶快上前引导她去做一个有强化的活动。而对较严重的行为,比如撞头,你需要阻止它,用手或安全帽来挡住这个行为。前面说过,像撞头这种会自伤的严重行为,有必要请教有VB专长的认证行为分析师。若在此存有疑间,尤其是当你考虑采用安全帽等机械装置来保护孩子时,那绝对应该马上寻找咨询。
我希望随着环境刺激的丰富,这类行为能减少。可如果孩子的行为还是很严重且易造成伤害,那就需要行为分析师帮忙找出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