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8岁自闭症少年的奋斗
进入18岁,就意味着是成人了,可以自立了。但对自闭症儿童王帅和他妈妈徐女士来说,这18年时间是除了泪水、煎熬,更不屈和坚强、抱团奋斗,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近两年时间,笔者针对济南市的残障群体展开调查,经过一年多的跟踪采访,推出自闭症儿童王帅,在妈妈的带领下,勇敢迈向社会,当一名送奶员的故事——
《一个自闭症少年的奋斗》
面对记者,他就想表现得特别优秀
以下是王帅妈妈的自述:
又工作了这么长时间了,我们家的王帅又有新的进步。我又有新的喜悦与大家分享,也希望给大家带来信心。我们的孩子只要我们引导干预得当,没有早晚之分,不要轻易放弃我们的孩子。
干预没有早晚之分,不要说我的孩子早了或者晚了怎么着的,有人说晚了,没有晚了这一说。唯一说有的是,你现在开始了吗?只要开始就不晚。
我发现,现在有记者跟访的时候,他会表现的特别优秀。他想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给那个记者,我就觉得他有这么高的情商吗?那个记者跟拍的时候,他表现的可好了,然后记者一直跟拍从他起来到送牛奶这个过程,基本上就是这么个程序,人家记者拍完之后就走了。
然后记者一走之后,他就往车上一坐,我说还送奶不,他说不送了累了。然后要歇上一会儿然后再送。然后我想那个记者要是一直跟着,他就不会提出来休息,一直好好表现,他这表现自己的能力很高啊。
再就是他去好随地大小便,这一阵他自己憋尿嘛,能憋住了。那一天就憋尿,他看来实在是憋不住了,他居然跟我商量在外面要尿尿,他想尿尿,我说不能尿啊,不能尿,然后我给你找厕所。然后他就走,走了一会儿,他指着一个地儿上说,妈妈在这儿尿吧,我一看那个地方确实十分隐蔽,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那个拐角的地方站着一个老太太,我说你看那有一个人能看见。然后他这就就是憋的不行了,憋着跟我找厕所。他居然能找到一个比较隐蔽的适合小便的地方,这一点也挺好啊。
然后我也就不太相信“黄金干预期”这一说法,黄金干预期是有的,对有正确干预能力的家长来说是有黄金干预期的,从几岁到几岁,严格按一套流程标准去执行。但对那些没掌握干预方法的家长,你没法让家长再操之过急,你越着急越六神无主,那不管孩子在不在这个黄金干预期,操之过急它都是对孩子的伤害,甚至是“伤害期”。我儿子这几天的进步在哪里我能感觉到。那对于以前的那些日子,感觉他是缥缈的,他是星星的孩子嘛,有人说我们的孩子是星星的孩子,是缥缈的。感觉他就是不看,感觉跟我们不是同类一样。
而这一阵我发现我的孩子好像不是星星的孩子了,好像是星星上落到地球上来,跟我是同类的。唯一的区别是他是个笨笨的生活能力不强的障碍孩子,不是感觉是外星球的缥缈日的孩子了。
还有一次送牛奶,开始送的时候,前面那个订户正好从门里出来,我跟那个进户关系还比较熟。他拿着袋牛奶就往那送,送完了呢,那个人伸手想接进去,王帅不给他,他就要送到奶箱里,然后我就跟那个进户说:“你就让他送进去。他就这种死心眼。”王帅听了就非常的不开心,……我当时我就觉得因为你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就这么死心眼,语气里就带出来那种轻视的鄙视的语调表情。王帅就听懂了看懂了,就非常的不开心,我马上就想可能我这个用词啊,影响到他了。
“王帅工作的时候就这么的认真,认真的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必须要把它送到奶箱里啊,尽职尽责”那你说这个褒义词的时候那些表情那些语气,他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尽职尽责是什么意思,但是他知道你在表扬他,你的表情啊肢体语言啊就在解释这个词。然后这样一解释他的表情就舒缓了
(又扯远了)其实要对孩子说多长的语言,……我们有些初级的连语言发不出来的孩子,你当然要一个词一个词的加,这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程度去确定说多长的,跟他沟通的时候说多长的话。
有一次送牛奶的时候送到一家年龄比较大的,那老人得有七八十了,天暖和他起得早,起来后在门口捣鼓他种的丝瓜啊辣椒啊,有时候会在家门口用老式的烧水炉子烧水。送到那里之前我就跟他说:“你看见那个爷爷了吗?你送过去不用往奶箱里放,你去问问那个爷爷,爷爷让你放到那里你就放哪里。”
其实我跟他说这段话的时候我没想到他能去执行,因为他一送过去的时候那个老爷爷会转过身来告诉他,不要放奶箱,放到奶箱下面的小桶里。那天王帅拿两袋牛奶就过去了,他在那里鼓捣他那个烧水炉子,王帅过去他没转身,然后王帅就问:“爷爷,放哪里?” 那个老爷爷可能有点耳背,还没回头,还在那鼓捣他那个炉子,这时王帅就有点无助了,就回过头来看我,我说:“你喊他他没听见,你可以用手拍拍他,或者拽拽他的衣裳。”然后他就去拽了拽老爷爷的衣服,又问:“牛奶放哪里?”
哎哟!他竟然把我教给他的东西完全学会了,然后我说:“呦,我儿子又进步了。”
王帅的进步其实是非常缓慢地,相对于他这个年龄,他这个能力是比较弱的。但是我是很喜悦,因为,不管他是多弱,终归他是在进步的,不管他进步的多慢,他总是在进步的。虽然他年龄是十八岁了,成年了,但是我们通过努力还是会看到他的进步,他的进步一定是在家长进步的前提下取得的。我去表扬他,去鼓励他这些事情,并不是说他已经做的有多优秀了,是我家长自己也进步了,是我自己也已经比以前优秀了,我会用赞赏的目光去看我的儿子,会用放大镜去观察我儿子,去发现我儿子的优点。
其实他还是能力比较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