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小童行为乖张实为自闭
广东估计有三四万自闭症儿童,专家建议及早治疗,家人宽容疏导
南方网讯 广州某高校一位教授的孩子,在家里疯狂收集了3000多辆玩具车;一个十多岁的中学生则热衷于收集美国白宫的资料,逢人必孜孜不倦地反复谈……这些大人们看起来“蛮好玩”的行径,有可能就是儿童自闭症的表现。记者今天上午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障碍中心获悉,儿童自闭症的发病率近年来从1/10000上升到1/500,成为儿童发育障碍中最常见的疾病。
一见到桌子椅子就转圈
广州戴先生的儿子在一岁半时还不会像其他孩子一样说话,但会有一些“重复刻板行为”:一见到桌子椅子就转圈,转一百个也不晕;经常旁若无人地翻跟头,连续半小时也不会摔跤;一出门就必定往右走,对父母的呼唤充耳不闻;看电视只看广告和天气预报。两年前,戴先生带孩子到中山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看医生才知道,孩子患了自闭症。
戴先生随即加入医院举办的自闭症儿童家长训练班,开始学习如何配合医生有针对性地对孩子在语言、交流以及感知觉运动等方面所存在的缺陷进行长时间的日常训练。医生对他提出三个要求:对孩子的行为要宽容和理解;注意改变孩子的异常行为;发现、培养和转化一些特别能力。
接受治疗两年多后,昨天中午,已经5岁大的孩子第一次向戴先生提出一个完整的请求“爸爸剥香蕉给我吃”,全家一时喜极而泣。
家长寡言导致孩子沉默?
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教授指出,按国外调查的发病率计算,广东省估计有三四万名自闭症儿童,其发病率的性别比男:女为6-9∶1,大部分儿童需要家长和社会的终身照顾和训练治疗。
邹小兵指出,自闭症的孩子症状一般都很典型,他们从一两岁开始发病,最初表现为无法像正常儿童一样与周围的人们和环境建立联系,语言异常或者根本就没有语言、不寻求拥抱、待人如同待物、与家长很少目光接触、行为刻板。病症严重时,出门经常容易走失,不会明确表达自己的愿望,比如拿不到冰箱里的饮料,他们不会开口请父母替他们做,而是拉父母的手去拿饮料。
邹小兵说,虽然专家曾一度认为自闭症的病因是由于父母亲在情感方面的冷漠和教养过分形式化所造成,但现在已经证实自闭症与父母亲教养方式无关,其真正病因仍不明了。有证据表明,生物学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现已发现一些自闭症相关基因)和胎儿在子宫内的环境因素在自闭症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成为目前病因研究的热点。自闭症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很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本身就特别沉默寡言。
儿童自闭症测试方法
自闭症是儿童最常见的儿童发育障碍性疾病,1943年由美国精神病学家Kanner首先报道。奥斯卡获奖名片《雨人》里的雷曼和香港走失的孩子庾文翰就是典型的自闭症患者,他们很难与外界交流,往往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维持。但这些人往往有一些看似“过人之处”的异常行为,像雷曼,他能把整本电话本背下来,能一眼报出掉在地上的火柴根数目。
为了帮助家长早期发现孩子的异常,邹教授提供一个幼儿(18月以上)自闭症筛查量表,给父母亲五个问题:
1.孩子曾经玩过“假装”游戏吗?例如用玩具茶杯假装喝茶。
2.孩子曾经用过食指去指他需要、喜欢或感兴趣的东西吗?
3.孩子对别的小朋友感兴趣吗?
4.孩子喜欢玩“藏猫猫”游戏吗?
5.孩子曾经拿过东西给你或向你显示什么东西吗?
如果以上问题的答案有两个或更多的“不”,就有可能是自闭症,要尽早到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