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心理健康不容忽视抑郁占12.2%焦虑8.4%
胶东在线消息 6月26日,我市唯一的青少年心理热线6251155开通一周年。热线一年来接到青少年和家长的咨询电话1119个;在对烟台一中、烟台二中620名高中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有抑郁倾向的76人,占12.2%;有焦虑倾向的52人,占8.4%。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在团市委权益部接听这部热线的志愿者、心理咨询师王宏波,谈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急迫之情溢于言表。“青少年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自我迷失’”。他介绍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的变化,在生理和心理上均未成熟的青少年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惑、迷惘和压力。由于没有相关经验和畅通、正确的沟通、宣泄渠道,青少年往往形成自我心理积压,造成心理抑郁、焦虑和恐惧,甚至诱发一些社会问题。
在厚厚的热线咨询笔记簿中,记录着许许多多“少年维特之烦恼”,其中涉及最多的五项是:厌学、网瘾、与父母无法沟通、早恋和抑郁。招远市一位15岁的女中学生,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也许是婚姻的失败让母亲格外疼爱女儿,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实现了“全天候保护”。看到女儿和男同学的一次正常接触后,母亲甚至采取了跟踪等手段“保护”女儿。结果,处于叛逆期的女孩最终选择了逃学、泡吧的生活。她的感受令人格外震惊,“感觉妈妈就像一个克格勃一样盯着自己,只有躲、逃。时间长了,有时真想一死了之”!
王宏波说,其实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多不是来自他们自身,而是一种社会综合环境的投射。在化解招远那位女孩的心结时,他花费了1个多小时,然后又和女孩的母亲聊了1个多小时。在受理了200多名青少年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克服抑郁焦虑等咨询的同时,热线还帮助几乎相同数目的家长掌握了如何与子女沟通、如何正确对待孩子早恋等技巧。心理热线咨询的志愿者说:“每一位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背后至少有一位不会和孩子沟通的父母。”
毓璜顶医院心理咨询科主治医师张鲁诚认为,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主要阵地,正规心理老师的缺乏,也是造成青少年在心理健康方面缺乏关爱的重要原因。张鲁诚说,他们接诊的对象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2年至2004年,分别是592人、698人、797人,今年上半年已经达到464人,其中三分之一是青少年。“心理老师不是思想政治老师”,张鲁诚认为,过去单纯的思想说教已经不能有效解决青少年斑斓多彩的内心烦恼,必须配备专门的、专业的老师,有针对性、有差异性地实施积极引导。
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该从何着手呢?烟台师范学院心理教育学院的有关专家指出,社会和家庭应当为青少年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健康环境,并积极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孩子营建谈心室、锻炼营等多种疏导、宣泄渠道,及时排遣和自我舒缓压力。如果自我承受能力不是很强,那就要及时找心理医生接受专业人士的帮助。张鲁诚则提出了保持平时良好心态的“四乐”,即“自得其乐、苦中求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希望青少年朋友在日常生活中的整体心理健康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状态。 (杨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