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一离异家庭的孩子 被父亲关在家里近20年
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从五岁起,就被锁在了家里。只因父亲不想让母亲将他带走,就不准他出门,不准他跟外界接触,也不准他上学。这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从小就孤独闭塞的他如今变成了什么样子?记者接到报料后,立即赶往了这对父子居住的地方,寻找这个孩子。
根据报料人提供的线索,直播海南记者与海口市公安局琼山分局和中介派出所的10多名民警来到了海口市琼山区金花村,据称父子俩就住在这里的144房。但这里的地形复杂,寻了半天,也不见144号这个门牌。十多分钟后,记者和民警来到了一条小巷前,在一位热心大娘的带领下,终于找到了这个写着“琼山市金花村144号”的老门牌。
院子里有一间没有任何窗户的房屋。房屋的门上还用许多木板横七竖八地订了个严实。随后,民警敲开了这扇门,一名男子探出头来,民警向其出示了工作牌,要求进屋检查。但这名男子突然情绪激动起来,并竭力阻止民警的进入。
这名男子在门口大声地叫嚷并同时被几个人拉着,“你们是来捉毒贩的吗?这样是不可以的,怎么可以随随便便进人家房里,讲法吗?我们什么都没有!”
在屋内,记者看到,四周黑漆漆的,没有一盏灯,也没有一样电器;报纸、杂物堆得满地都是。除了这名男子外,屋内再没有其他人。那么,这名男子是谁呢?
记者了解到,这名男子姓温,今年已经三十一岁了。但究竟是不是我们寻找的那位被父亲关了近二十年的孩子呢?
小温告诉记者,自打他懂事起,就常听父亲说外面流传着许多不让他出门、不让他读书的传言。但实际上,自己也的确没上过一天学。
当记者问及小温为何不去读书时,小温表示,自已不爱读书可他自己在自学,至于邻居为啥说是他的父亲不叫你去读书呢?他认为,是邻居想破坏他这的个人名声,把他变成废人。记者随机采访了小温的一些邻居,向他们了解小温的真实情况。
小温的邻居介绍,从小温母亲和父亲离婚后,就锁在家里了,怕被他母亲带走,这样锁了大概也有一二十年了。
邻居们介绍说,小温的父亲是个木匠,平时就不怎么跟外界交流。但将小温锁在家里这样的行为,也可能是出于一种父亲对儿子的爱。
海南天涯心理研究所陈大球特聘心理研究员认为,这事实上不能叫爱, 只能是他这个父亲他个人的想法,不要让孩子让别人带走。陈大球解释说,小温在5岁前,所形成的例如自尊心、羞辱感等一直被人为的强迫管束,从根本上讲,就是限制了小温作为一个正常人和社会人应有的权利。
海南天涯心理研究所陈大球特聘心理研究员认为,长期被封闭起来的孩子,通常都表现地很自卑、不会与人交流,或者一见陌生人或陌生的环境都会表现得情绪很激动,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进一步来讲,在现代社会,有些父母虽然没把孩子用铁链什么的锁在家里,但当孩子进入一个新环境时,都会反复叮嘱不让做这个 不让做那个,这实际上也是精神的枷锁,不能让孩子很好地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很好地学会生存、自立。
对此,记者也采访了法律界人士。律师说小温父亲的做法已违背了父亲应负的责任。
海南德赛利律师事务所廖辉副主任律师认为,离异之后,父亲既然承担了抚养小孩的权利,就有供他上学、让他受教育的义务廖辉律师分析说,但像小温这样,今年已经三十一岁了,又过了读书的年龄,他所失去的机会和权利已无法挽回。
海南德赛利律师事务所廖辉副主任律师表示,小温现在已经是成年人了,你叫谁去承担责任呢?只能说是个悲剧。让父亲去承担吗,恐怕很难做到。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小温到现在连身份证都没有办。而他的父亲也不愿接受记者的采访。希望小温能尽快的从这个封闭的家走出来,勇敢的融入社会,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完)(记者 鲁家妤 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