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孩子最小只有九岁
通讯员蒋月荣报道 “现在心理门诊的就医者中,54%的人年龄低于30岁,最小的只有9岁,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厌学、失眠、情绪不稳、上网成瘾等方面。”昨天,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柏晓利提醒家长,要从8处着手学会教养孩子的方法,引导孩子建立自信,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沟通和表达能力。
“家庭须从儿童期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柏晓利介绍说,有身心健康问题的小患者遇到的问题和困扰主要来自三方面:厌世弃学、恐惧自闭、对家长采取敌对行为;上课频频“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竞争激烈的环境使孩子面对心理问题时常用自杀来“解决”。
帮孩子摆脱抑郁和其他情感障碍,柏晓利向家长提出以下8点忠告:
早年离开父母孩子会自卑
父母将幼小的孩子托给别人寄养,使孩子在分离焦虑中长大,孩子会强化自己不可爱,没人喜欢的自卑心理。
溺爱造就孩子发号施令
溺爱将使孩子只关心自己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从来不懂尊重别人。
家长不尊重他人孩子就自我
孩子在家长不尊重他人的环境中生长,会强化其自我为中心和无政府主义的意识。
对孩子要有敏锐的觉察力
家长要从细微变化中、言谈举止中对孩子的变化有敏锐的感觉,不应片面地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
帮助孩子学会表达与交流
儿童和青少年用语言表达感情能力差,家长必须帮助他们学会表达,才能使其摆脱缠绕着他们的不良感觉。
孩子情绪失控家长要自控
家长不可被孩子的愤怒、厌学、无礼等不良情绪所感染,孩子情绪失控时家长更要自控,此时最考验家长的耐受力。
与孩子交流要敞开心扉
父母要勇于在孩子面前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的资源,不要让孩子缺少选择上的多样性。
对孩子的爱要重新界定
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独断专行的爱以及赎买式的爱,都将影响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敬重父母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