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高科技帮助解读“白痴学者”

作者: 更新时间:2004-11-26 点击数: 百度一下

“白痴学者”
是缺陷天才还是聪明呆子
 

    “白痴学者”是精神医学专有名词。这种患者,说是学者,他们却愚鲁,智商低下;说是白痴,他们又专长独具,禀赋过人。截然相悖的两极,竟奇妙地统一在同一个生命体内,这就是令医学界百思不得其解的“白痴学者”现象。

    最著名的“白痴学者”,是美国盐湖城的一位名叫金·皮克的自闭症患者。他在历史、文学、地理、体育、音乐等15个不同领域,都有超凡的天赋。据报道,皮克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他甚至能将一本电话号码簿上的名字和电话号码一字不差地记住。不过,皮克在其他方面却显得相当“低能”,连穿衣这类简单的日常事物都不能自理。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于2004年11月初,用研究太空飞行对人体影响的高科技设备,对金·皮克的脑部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其中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等,检查结果将创建出一系列皮克大脑的精确三维图像。研究者们打算将此三维图像,与1988年美国犹他大学神经学专家丹·克里斯汀森博士,曾为皮克拍摄过的核磁共振成像图像进行比较,以了解在这16年中,皮克的大脑发生了什么变化。为皮克进行脑部扫描的理查德·波尔利博士介绍说,皮克的大脑不仅具有独特的能力,而且所有证据显示,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大脑似乎变得越来越聪明。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称,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提供了一个窥测“白痴学者”大脑思维活动的窗口。利用这一技术,人们有可能精确地掌握“白痴学者”奇妙的思维活动。因此有人称这种技术具有划时代意义。
 

走进“白痴学者”的世界
 

    实际上,大多数“白痴学者”并非真正的白痴,其智商一般在35~70之间,属轻度或中度弱智,真正的白痴智商低于20。此外,他们也并非地道的学者,因为其所谓突出才能只局限于某一孤立的方面。

    在1887年英国伦敦医学会议上,以鉴定出唐氏症而知名的唐恩,报告了他在伦敦主持俄尔斯伍德精神病院的30年间发现的10例“白痴学者”病例,并以医学家的眼光对自己的病人进行了更完整的陈述。正是在他的建议下,医学界开始用“学者症候群”取代“白痴学者”的称谓。

    到目前为止,“白痴学者”在推算日期、计算、音乐、绘画、雕塑、查阅字典、下象棋、背诵、色彩、赌博,甚至经商及其他许多专业知识上表现出的非凡才能,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莱姆克是位著名的音乐演奏家。他双目失明,发育失常,并且患有脑性麻痹。莱姆克从来没有学过钢琴,14岁那年,他首次听到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仅过了几个小时,他就把这首曲子行云流水般准确无误地弹奏出来。他声称可以用钢琴弹奏出任何他听过的音乐,无论该乐曲有多长多复杂,而且可将其记住达1年之久。然而,平时他连吃饭的刀叉、汤匙都握不住,严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1952年出生的瓦洛住在苏格兰,是位自闭症患者,但他3岁时即表现出绘画的天赋,17岁开办了他的第一个个人画展。英国伦敦的一位艺术教授看了他童年的蜡笔画后,称那些画是了不起的珍品,具有“工匠之精巧,诗人之想象”。如今,瓦洛的艺术作品举世闻名。

    20世纪60年代,俄罗斯一对孪生兄弟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他们对过去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可以清楚地说出他们出生以来经历过的任何事情。同时,还在日期推算上表现出非凡的能力。例如有人问他们,1993年2月的第四个星期一是几号?他们可以立即回答说:“2月22日”。然而这对孪生兄弟竟对加减乘除等最简单的计算一窍不通。
 

从大脑左半球找答案
 

    为什么这些“白痴”在某些方面会有“学者”的才智?对此,科学家们众说纷纭。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各司其职。左半球主管语言、数字、概念、分析等逻辑功能,而右半球则分管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象、综合等功能。不少研究者认为,一部分典型的“白痴学者”拥有的技能与大脑右半球功能有关。

    1980年,美国加州克拉夫顿丘学院的心理学家布林克发表了一项报告,对于左脑半球的变化可能引发“白痴学者”的可能性,提供了更多可信的证据。他描述了一位正常的9岁男孩,在一颗子弹破坏了他的左脑半球,造成聋、哑及右半身麻痹后,出现了不寻常的“学者”技能,能够修理多段变速的自行车,并设计制作一些新发明。布林克分析,他之所以会具有这样的技能,是由于其左脑半球受损后导致右脑半球占优势的结果。自布林克发表报告后,其他科学家的研究也陆续证实了布林克的发现,他们还认为人在艺术形象形成和整体性、空间感、节奏感等方面的能力,主要是右脑起作用,是右脑功能导致了艺术创造性的产生。

    近年来,更多支持布林克观点的资料出现。1998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米勒,对5位患有额颞叶失智的老年病人进行了研究。额颞叶失智是一种早衰性的失智病。这些病人在出现失智症状及病情逐渐恶化的过程中,表现出超常的艺术才能,他们能够制作精细的艺术品、绘出优美的图画。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检查显示,这些人的脑部伤害主要在左脑半球。

    “白痴学者”现象提出100多年来,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学说、假设,每一种似乎都有道理,但又都无法对“白痴学者”现象做出完美解释。在医学界,这一现象同样是一个令医学家们一直试图解开,却一直未能真正解开的谜。相信关于“白痴学者”现象最后谜底的揭示,将使人类加深对自身的了解,甚至可能会帮助人类从中获得某种进化的契机。

加入收藏
Tag: 自闭症 孤独症
上一篇:三种心理疾病困扰未成年人 五岁女孩患上孤独症
下一篇:别忽视儿童电视孤独症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科学家发现聪明基因 智商基因可助治疗精神疾病
  • 孩子患孤独症急坏双亲 专家:及早发现很重要
  • 南京成立一所孤独症儿童救治学校[图文]
  • 莫让孩子成为“恶之花”
  • 宝安开办特殊儿童早期干预中心
  • 读者为小霞出主意
  • 水世界里的心理触摸
  • 讳疾忌医 自闭少年临阵脱逃
  • 世界首例双头女婴在接受切除手术后死亡
  • 特殊儿童教育——他们也是阳光下的花朵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