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给残疾儿童多些关爱
“让更多的残疾儿童进入普通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学习,这显示了社会的进步。”郑州市心理协会专家、市第八人民医院副院长胡雄博士就此说。
他表示,学龄前的阶段,是孩子一生成长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残疾孩子意识到自己与别的孩子不同的时期,与正常孩子相比,这个阶段的残疾儿童心理发育更需要关怀和帮助,对于他们的要求,应该尽量满足。那些害怕自己的残疾孩子上幼儿园受到歧视、影响心理发育的家长们这种因噎废食的态度,遭到了专家的反对。
“让残疾孩子进入普通学前教育机构学习,不仅仅可以感受老师、同伴对他的关怀,树立自信心,而且普通孩子也可以通过老师的正常引导,树立关心他人的观念。”他说,使大多数的残疾儿童尽可能地与健全儿童一起学习和生活,对残疾孩子的成长极其有利,同时对于健全儿童也是一种培养同情心、善良品质的教育。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我们对残疾儿童的关爱还不够。”胡雄说,由于社会环境和观念的转变还有待加强,一些对残疾孩子的歧视、伤害现象还存在。比如冷落、起外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因此这就要求教育者具有更强的责任感,对这些还没有形成价值观念的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形成良好的成长氛围。“除了设立专门的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外,家长也应该满怀信心地将孩子送入普通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在谈到如何让更多的残疾孩子接受学前教育时,胡雄表示。据郑州市福利院工作人员讲,目前,郑州市民办福利学前康复机构正在有序增长,随着对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逐步重视,将会有更多的残疾儿童,圆上自己的求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