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内三名电视孤独症患儿求诊
良杰(化名)在开学的第一天就被发现与其他新入学的小朋友不同。“一年级的小同学大多数在上过两节课之后就与身边的孩子们‘打成一片’,但是良杰上了两天的课仍然拒不回答老师的问题,也不理任何小朋友!”良杰的班主任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当良杰的妈妈带着孩子来到一家医院的儿童心理咨询科求诊时才知道,在他之前,已经有两个孩子因为同样的“毛病”来到该院心理科求助。其中一个还在幼儿园上“大班”,另一个和良杰一样也是今年刚刚入学的新生,三个孩子都患了“电视孤独症”。面对采访妈妈几次落泪在接受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采访的三个小时里,良杰妈妈几次落泪。按照医生的说法,在上海,良杰这样的孤独症患儿是不多见的。虽然良杰妈妈一度怀疑是家里的保姆不负责任,图省事天天纵容良杰看电视,但是冷静下来之后,她还是止不住地表示了深深的自责。良杰的妈妈每天几乎都是晚上10点才能到家,良杰的爸爸也因为经常在外应酬而不能和儿子在一起交流。6岁的良杰一直都是和家里的小保姆在一起生活。面对提问孩子始终不语上海东方早报记者昨晚走进良杰的家门,陌生人的出现也没有吸引良杰的目光。他始终坐在电视机前一动不动,大大的眼睛只盯着荧屏,即便上海东方早报记者和他妈妈大声谈论到他的名字时,他也丝毫没有察觉。对记者提出的问题,被强行拉到沙发上的良杰选择了沉默,低着头不看任何人。良杰的班主任老师坦言,她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孩子。开学的第一堂课,她教孩子们自我介绍的时候,良杰就表现出了异常。“他把头埋在桌子上,被老师带到讲台时,眼神里满是惊恐的目光。”但是良杰却对教室里悬挂的电视机很感兴趣,老师发现他几次偷偷地围着电视机的开关转,课间甚至几次企图打开电视。良杰的妈妈开始并不相信老师的描述,直到医生证实了良杰患上了电视孤独症之后,她才开始认真观察自己的儿子。良杰的主治医生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近年来,外国有学者发现,随着电视的普及,儿童孤独症患者有所增加,并且多见于3岁~7岁的儿童。国外甚至有学者经观察研究后指出,患“电视孤独症”的儿童,即使再经过良好的教育,将来仍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两天遇三患儿医生意外据介绍,与良杰相同病症的另外两个孩子也都表现出了长时间地看电视、不关心周围的事物、对玩具不感兴趣、不喜欢接触小朋友、不看电视就会焦虑不安等症状。由于这种心理疾病的诊断过程很复杂,医生在作出结论之前非常谨慎。而短时间内出现三名同样患了电视孤独症的孩子,也让专家们始料未及。现在,尽管良杰表现出了极不适应集体生活的特征,但是为了配合治疗,良杰妈妈还是每天按时送儿子上学。回家后,按照医生的嘱咐对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加以约束,并努力和良杰在看电视的同时进行交流和讨论。虽然她不知道这样的治疗过程要持续多久,但是内心充满愧疚的良杰妈妈说,从现在开始,她要尽力弥补和儿子疏远的感情,做一个称职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