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波疗法 动物疗病在民间渐成气候
依靠海豚、白鲸、狗狗甚至昆虫为人类治病,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尝试,有些已专门形成了一个特色门诊。如用蜜蜂的尾刺治疗风湿病,通过蛰、刺不同穴位,同时分泌麻痹类物质,达到去寒、去邪的目的,在非洲许多国家流行。广西南宁动物园利用海豚为脑瘫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不少沉默寡言的小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变得手舞足蹈起来。
声波疗法
效果最明显的还是长风海洋世界2头俄罗斯白鲸对自闭症患儿的诊疗。据海洋世界发展部小蔡介绍,虽然现在有效率不到20%,可已经使30多位患儿开始“多嘴多舌”。白鲸先天没有声带,主要依靠鼻腔共振发出2000至1万赫兹的高频声波,可刺激患儿脑部神经,使人变得兴奋、好动和多语,久而久之促其开朗,乐于与人交流。小蔡曾向神经科医生求证,类似声波治疗其实各大医院都有,对精神疾患确有疗效,用动物治疗则比较鲜见。由于动物的外形、肢体动作和所处环境与医院截然不同,所取得的效果更乐观。
舔吻取悦
联合国慈善机构每年要派出一批训练有素的狗狗充当医生,到世界各地为孤老以及绝症、忧郁症、自闭症患者巡回治疗。金毛、拉布拉多等狗狗用摇头摆尾、撒娇撒欢、舔吻拥抱、直立行走等动作来逗引取悦患者,使他们暂时忘却病痛的折磨。
时下,社区不少老人通过饲养猫、狗来排遣内心的孤独。甘泉新村胡阿姨曾患忧郁症。3年前,她养了一条贵宾犬,会为她叼鞋,推门;每次她去医院看病,狗狗总守候在门口直至归来。在心理医生建议下,她每天自言自语地跟狗狗交流,成了另一种治疗手段。如今,3年没有复发的胡阿姨性格开朗。
虫不离身
记者在万商、曹安、岚林花鸟市场采访,不时听到兜售鸣叫类昆虫的小贩在吆喝:“大黄蛉、油葫芦4元一只,可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的。”曹安花卉市场的虫虫玩家陈先生说得头头是道:万籁俱寂,秋虫唧唧,能让人感觉平和、舒缓和安宁。如果将一两尾鸣虫置于床榻,持续不断、有节奏的悦耳鸣叫所产生的声波,对人有催眠作用,有助于心脏病人的安然入眠,这与人看电视、听收音机容易入睡是一个道理。陈先生坦言,自己曾是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依靠8年的虫鸣终于得到康复。秋天,他虫不离身。
翘首以待
今天,动物可以治疗人类一些特定疾病之说,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明。在上海的不少医院,医生对一批心理精神疾患的人,也往往有“多亲近小动物”的医嘱。
那么何时让白鲸大夫、狗狗医生、虫虫护士们能作为慈善机构、公益性服务组织、医疗单位的志愿者上岗?人们翘首以待。
本报记者 郭剑烽 本报通讯员 范小锋 蔡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