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视生命是教育缺失
上大学二年级那年,外语系的一名女生夜晚跳楼自杀。地上的血迹直到我们晨练时依然清晰可见。一晃十年,有关这位女同学的很多事情都忘了,只有负责学生工作和研究社会
学的老师的话记忆犹新———“我们的教育是错位的。小时候听着志士仁人的故事接受要有理想、有抱负的教育,上大学才补人生基本准则这一课,比如要尊重生命(包括自己的和他人的),要热爱生活(包括幸福与苦难)。但有时候为时已晚。”这种对生命和生活的漠视导致的极端行为,现在大有低龄化的趋势。面对挫折和伤害,有的孩子选择自杀或逃避,有的孩子甚至选择伤人。教育的错位或是缺失,让我们付出巨大代价。
在孩子幼年,最具可塑性的时候,学校更注重传授知识,同时讲述的人生道理往往大而空。调试自己心态,善待同学,乐观生活等根本不在学校教育范围内。出现问题再想解决方法时,已冰冻三尺,解决起来很棘手。
专家同时指出问题家长造就问题孩子。的确,担负着言传身教职责的家长本身也是在这种错位或缺失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忙于生意任由13岁的孩子辍学在家,直到警察找上门才知道孩子出走。这种认为对于自己创造的生命只要好吃好穿,就算尽到责任的父母有多少?孩子从这样的父母身上又怎么能学会尊重生命?
青少年问题在世界各国都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它既具有青少年的特性,又和成年人问题有共性。既关乎未来,又是现实社会问题的折射。部分人缺乏同情心,成年人面对磨难的脆弱,疯狂报复对抗伤害等诸多行为,都会在未成年人心灵投下阴影,诱导他们采取类似极端行动。从这个角度说,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应该是面对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而青少年也必然依靠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良好风气和教育,得以理解生命和生活的含义,解决自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