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自己被感动再去感动他人

作者: 更新时间:2006-11-09 点击数: 百度一下

当了几年记者,接触到求助的事特别多。很多人来到报社时,他们已经奔波了很多次,“实在解决不了才来到报社”。这些求助五花八门,有家庭贫困,有被冤屈的,生病的,上学……最感动我的是今年接触到的一群孤独症孩子家长,他们求助的目的十分简单,不要钱不要物,希望报社呼吁一下,社会理解孤独症患者,让更多的孤独症家长团结一起,共同抗击病魔。

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合肥有一群孤独症孩子家长办了一个幼儿园,同大多数人一样,此前我对孤独症一无所知。“我们基本上谢绝了朋友的聚会,也不敢带孩子上街,因为行为有些怪异的孩子一般会成为人们谈论的中心,我真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这群家长颇有敝帚自珍的感觉。随着采访的深入,我发现,为了孩子,这群家长花了大量的心血,有的甚至是不惜倾家荡产带着孩子全国求医,求医路上一路挫折,几个家长不等不靠,自发地办起了这个幼儿园,为了孩子他们是全身心地付出。让我难以忘记的是,这些家长为了孩子,他们基本上没有再要一个孩子。他们解释的理由是,夫妻两人可以一起照顾着孩子,如果要了孩子,这个患病的孩子就自然地被放弃掉,这样对这个病孩子是不公平的。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这些孩子的家长并没有因为孩子得了孤独症而怨天尤人,他们的心情十分的阳光,孩子每一点好的变化,都让他们欣喜若狂。我知道,因为心中有爱,他们才能如此的坚强。

如果自己不能被感染,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不能打动别人。后来我饱含深深敬佩之情写下了这篇报道,文章发表,我们接到无数个电话,很多读者为之而感动,这群家长也广为人知,他们办的孤独症幼儿园也因此名声大振,从此走出低谷。

自己被感动,然后再感动他人,这是当记者的乐趣所在。

□本报记者杨耀东

align=center
加入收藏
Tag: 自闭症 孤独症
上一篇:有孤独症的孩子
下一篇:儿童孤独症是一种特殊疾病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共同关注]和你在一起(6月4日播出)
  • 孤独症儿童20%可接受正常教育
  • 关注孤独症孩子
  • 常看电视的婴儿易患自闭症
  • 深圳:孤独症患儿日常就诊率逐年增多
  • 纪事: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思考
  • 让六岁幼儿说话
  • 步伐一致不是模仿
  • 盛夏的果实——智残儿童高智宁的音乐旅程
  • 给予残疾人特殊教育更多关心和支持——写在国际残疾人日之际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