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报酬,要求苛刻,这种活你干吗?
在广州市海珠区有一个叫做欢乐岛的地方,这里住着一群特殊的孩子,有的行为异常,有的不愿意与人沟通,有的甚至有自残倾向,他们都是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近日,中山大学社会工作协会贴出“欢乐岛义工招募”的公告,几十个义工名额吸引了200多人报名。记者了解到,学生义工接受培训后,每周须到欢乐岛工作半日,必须坚持2月以上,没有任何补贴和报酬。而该校自去年实施这一活动以来,有九成参与义工坚持了下来。
义工宣讲会吸引数百学生
广州市海珠区欢乐岛儿童训练园是经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批准,在广州市海珠区民政局注册的一家非赢利性的民间组织机构,是珠江三角洲第一家对孤独症(自闭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专业机构。
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刘丽红,是欢乐岛的一名义工,也是欢乐岛活动的负责人,更是中山大学今年招募的140名大学生义工之一。据刘丽红介绍,社团为了帮助训练园内自闭症儿童较快康复,每学期都会在全校公开招募义工,然后举行校园的宣讲会。这个学期社团共收到了200多份的报名邮件,实际要接收的义工人数却只有七八十人。“我们会根据同学回答的服务原因以及可服务的时间,挑选合适的人,我们争取每天去欢乐岛的义工人数要固定。”
日前,在中大的B座教学楼,记者亲身体会了一次欢乐岛的宣讲会。200多人的教室座无虚席,随着宣讲会的进行,仍陆续有同学从后门进来,站满了过道。参加的同学除了是通过邮件筛选成为正式义工的,还有100多人是希望能够现场报名参加的。教室十分拥挤却很安静,每个人都在认真地听着,不少人还记着笔记。
义工不得化妆留长指甲
该社团为了保护孩子而制定了十多条苛刻的制度,包括义工服务不得佩带任何装饰品,不许留长指甲,语言必须谨慎,不得私自带食物等等。自愿成为义工的大学生必须参加正式的培训,每个星期抽半天的时间到欢乐岛照顾患自闭症的孩子。同时这种义务工作必须至少持续2个月以上,没有任何的补贴和报酬。
去年参加欢乐岛义工活动的只有中山大学一个学校,今年已增加广商的三四十人。除了义工,还有高校一些社工专业的实习生曾在欢乐岛实习,包括华农和香港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据了解,中大个别当义工的同学中途会打退堂鼓,原因大多数是与上课时间有冲突,但有九成以上的人坚持下来,其中逾六成义工全勤。(记者 薛冰 实习生 梁健敏 通讯员 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