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岳来:孤独症康复路上话思维(一)
—— 再谈思维与社会性教育
(答康妈并关注提高孩子思维能力的家长、教师们)
亲爱的康妈:准备给你写回信前,又看了“我和康康学思维”的“连续剧”。忍不住内心赞叹,这一称呼表达了我的敬佩之情,同时也为回复迟了,道一分愧歉之意。
看完你的文章,感觉你的思维越来越清楚了,但是,我的思维反而乱了,一时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从听到社会性教育的理念,到今天,你的进步令我非常满意。从形式训练拓展、提升到社会性教育,这是你的第一个飞跃;从对社会性教育的感知、实践、领悟,再感知,再实践,再领悟,直至到探索行为、情感、语言、交往、思维、自我意识等各个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究思维对康复的影响,探究思维训练的思路与方法,你实现了第二次飞跃。“思维”这门功课你再做完了,我就教不了你这个“学生”了,那时候,你需要另请高明,呵呵,我衷心期待着!
现在来“批改”你的作业。总体看,本“老师”对该“学生”是相当满意的。
首先,你领会了训练思维的目的——思维训练也要“功能化”,而不能“形式化”。
学什么都不是为学而学,而是要学以致用。甄老师就强调‘一定要让思维训练走向生活’。就像我们通过最初给孩子练习的给颜色分类,给动物分类,实际最后要想达到的目标是,具备给人给事件分类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学会了动物或者颜色的分类就终止了。
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在观察的基础上,寻找事物之间的多重联系,利用关系进行逻辑推导,这是思维的过程。显然,孤独症孩子在思维过程上有障碍,家长、机构、学校等,都意识到了思维训练的必要性,并且也实施了不同内容,不同角度、不同难度的思维训练,比如让孩子找一样的,找不一样的,让孩子按照颜色属性分类等。但是,练习思维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什么非要让孩子学会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学会发现关系,学会逻辑推理呢?这是因为,孩子是通过这些手段来认识客观世界,来理解人的社会生活的。思维的特点是间接性,我们的孩子感知觉再发达,一辈子感知的事物是有限的,大量的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孩子该如何去认识它们呢,那就要靠思维能力了。
在康上学的路上,正在新建一座立交桥。桥墩早就搭好了,但桥面一直没有铺上。一天早晨上学时,我们发现桥面铺上了。从桥底下走过时我对他说:“昨天我们从这里走过桥还没有修好,今天早晨就修好了,这说明这座桥的桥面是什么时候铺上的呢?”然后我们俩就一起想,昨天白天没有,今天早晨就有了,那么中间的时间其实就是一个晚上,那这座桥的桥面就是昨天晚上铺上的。
不禁感慨。一个多么平常的日子,一对多么亲热的母子,一段多么温馨的对话,又是多么精彩的训练!你想,如果没有逻辑推理能力,光靠孩子直观,孩子该去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孩子如果不能利用时间关系来推导桥面是何时出现的,我们还怎样让他去理解更为复杂的社会与人呢?可以说,没有思维,孩子就无法认识世界,无法理解人类生活。
再比如,我要让孩子理解人际关系,孩子眼中看到的人不计其数,每个人都是特殊的个体,和其他所有的人都不一样。我让孩子认识人,认识人与人的关系,我不能一个一个地教,我要一类一类地教。我要让孩子把不一样的个体看成是有某类共性特征的人。你注意我在给孩子做的“家庭社会融合教育方案”中,要求家长教“亲人”、“熟人”、“陌生人”的概念。“红”是对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的抽象,“兽类动物”,是对动物的某种生物性共性特点的抽象,而“亲人”,“熟人”,“陌生人”,则是孩子对“我与他人关系”的抽象。在不计其数的人当中,有的人和我是亲人关系,有的人和我是熟人关系,有的人和我是陌生人的关系,假如没有这种概括能力,孩子眼中的人就是名副其实的“芸芸重生而不分远近”了。
认识客观事物(动物、植物)需要概括能力,理解人际关系、社会生活,也需要概括能力。理解了亲人、熟人、陌生人的概念,又是为了什么呢?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孩子要利用自己对关系的理解去解决问题。永远记住:解决问题是一切思维训练的最后归宿!
之所以回复推迟,原因之一是,近期又一次和李老师一起下功夫重温了《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家强调解决问题是思维的终极目的,没有思维过程,就不能解决问题,反过来,没有问题需要人去解决,人就不需要去思维,我再延伸一层,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思维能力的应用过程,也是最好的思维训练的过程。有的心理学书中,甚至把“思维”一章就直接叫做《问题的解决》,这是有道理的。问题的解决包括书面作业问题的解决和生活应用问题的解决,比如关于桥面是什么时候铺上的问题。对于孤独症孩子,我们则更加强调生活问题的解决。
饭后,老师让李小强收拾桌子上的碗,三个碗,要求他一次拿走,他开始每只手拿一个,最多拿两个,总是会丢下一个,多次尝试以后,他终于将三个碗落起来,一次拿走了。观察比较以后,他找出了三个碗之间的关系,并利用这种关系解决了一个问题。对于一个智力严重落后的孩子,难能可贵,更可贵的是,老师知道了解决问题对提高思维能力的作用。有的家长迫不及待要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前来咨询,我就问一个问题:“生活中,你的孩子需要自己去解决哪些问题?”家长竟然想不起来一件事情,这距离我说的思维训练就远了。
我们教孩子理解人际关系、理解社会生活,那是因为:所有的人际之间的交往规则,都是对某种人际关系的概括,不同的关系要形成不同的交往规则,孩子要利用对人际交往规则的认识,去解决具体的交往问题。比如,我们教王小芳“你只能要向妈妈要钱买冰激凌”,我们教李小强“不能给陌生人开门”等,这些都是孩子在生活中要解决的具体的交往问题。没有理解能力,这些问题孩子是解决不好的。比如康康,你会看到他在交往行为中有不恰当的表现,其实,行为本身无所谓恰不恰当,换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不恰当的行为就恰当了。如果孩子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认识上解决了,行为就可能得到调整。行为是思维的外在结果,思维是行为的内在原因,因而,思维能力是交往能力的基础,对人际关系的认知错了,人际交往行为一定是错的。当然,人际关系认知只是原因之一,一个正确的交往行为除了思维以外,还有其他因素。但是,没有正确的人际认知,一定不会有正确的人际交往。
我很高兴,你没有为思维而思维。我一直强调孤独症的训练不能做成形式化的训练,要做成功能化的训练,技能要向功能提升。什么是功能,什么是技能呢?有一天,一个家长告知我,训练机构将排队、打水、洗手作为一个课堂训练项目,我听了一笑。回想起多年以前,北京的王国光老师在我的提议下,首先将这一项目引进训练机构的时候,确遭遇了家长的普遍反对,但是,今天,老师、家长们已经重新认识它的价值了。毫无疑问,这些训练内容,比较起单纯的形式训练,已经有进步了,但是,课堂上的洗手和生活中的洗手,还是不一样的,其区别就在于——课堂上训练出来的洗手是洗手的技能,生活中训练出来的洗手是洗手的功能。课堂上训练洗手和生活中的洗手,其技能是一样的,但是,两者洗手的动机、目的和结果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在不需要的洗手的#p#分页标题#e#时候洗手,一个是在需要洗手的时候洗手。
再打一个比方,我们曾经生活在中国的自行车时代,我也勉强学会了骑车,但是,我只能在空旷的地方为骑车而骑车,一旦让我将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骑车外出办事,真正用到自行车的时候,我一概不行了。遇到别人问我:“你会骑车吗?”,我总是很尴尬,因为,我只会处理我和车的关系,但是,不会处理车和路况的关系,会骑车,但是上不了路,等于不会骑车,我的“骑车”是没有应用价值的,所以,与其说我会骑车,不如说我不会。有骑车的功能一定包含了骑车的技能,但是有骑车的技能不一定有骑车的功能,所以,更直接,更有效的,是在功能中训练技能,如果训练了技能,也一定要将技能功能化,而不能反过来去“将功能技能化”,也就是说,不能以为有了技能,就有了功能,有技能,可不一定有功能,不能将“功能”与“技能”混为一谈。
思维训练同此道理。一定“要为功能而技能”,“为解决问题而训练思维”,不能单纯做形式化的思维训练。再举一个例子,我给李小强、王小芳做的智力开发训练方案中的一个内容是“点数”,其起点可能是使用教具、玩具在桌面上教,但是,终点是“点数室外一定面积内固定的大型物品,比如停车场的汽车,小区的楼房,路边的数、房间里相对位置固定的人,会点数非物理形态的事物,比如点数几件事情等”,点数的终点我是放在生活应用上的。思维能力训练,不像骑自行车那么简单,思维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可以做必要的形式训练,有些也应该做,但是,做的时候必须要知道,形式和应用的关系——形式训练为应用做准备,应用是形式训练的目的。千万不能追求脱离生活实际的单纯的思维训练,相同的思维能力,比如概括,可以在生活中使用生活材料、生活情景、生活内容教会的,就不用其他的方式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