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之爱的邮差
2013年3月2日至4月2日在北京的中国科学技术馆举办“当我遇见你” 世界儿童融合艺术大展。
3月2日在北京举行的“当我遇见你” 世界儿童融合艺术大展就像是等待一枝盛开的花朵一样,让所有关注和奉献于融合教育界的我们期待。成为她心中的一块重石,也许只有等到展览开幕的那一天,孩子们相遇相视的那一笑,才可以把压在心中的那块重石融化,心情开怀,清心飞翔。
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展览,第一次综合性的,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国家级的大展,作为广州少年宫常务副主任的她肩上的担子不轻;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展览,是关于“特殊”和“普通”的破冰之旅,是面对这些特殊的童年,向当下中国提出“同心,同行,同班”的儿童问题,唤起大众对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融合教育的关注与重视!想到这些,小蕾又把今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每天日子像上紧发条一样,年初五就召集手下开工备展。虽然忙碌但却充实,虽“鸭梨山大”但有信念支持,小蕾的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甜美的微笑,那笑容里有着谦卑和友善,感染着身边同行的每一个人,正如她常说的一句话:我只不过是一个邮差,传递着爱的信念……
一次小小的义举
打开了一扇“天堂之门”
关小蕾,在广州甚至全国儿童艺术教育界,都是名人,许多人亲切地称呼她为“公主”(和“宫主”同音),她就像格林童年中的人物,以披肩的长发和一袭长裙形象,生活在这个现实的这个世界中,美丽、勤劳、正直、善良、勇敢,这些词汇放在她身上,一点也不为过,她与生俱来的高贵的秉性使她在十五年前就关注到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自闭症、唐氏综合征、脑瘫等孩子们父母的需要,以及这些孩子们康复教育的需要。1998年她开始带领少年宫美术教师开设了全国第一个“特殊儿童美术实验班”,免费接收十余名不同程度的特殊孩子学习。一个小小的决定,不曾想却打开了一扇“天堂之门”,至此,她这一生就和特殊儿童公益分不开,她一生的心血就甘愿付出给众多类型的特殊孩子,包括医院重症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少教所失足少年、流浪儿童、贫困儿童等。
创办“特殊儿童教育中心” 探索艺术融合教育之路
在教学的过程中她发现美术对这些特殊儿童成长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于是开始探索一条“融合艺术教育与艺术治疗为一体的艺术课程模式与研究与开发”实验之路,成为这一课题的学术主持,成为这一领域的开拓者。2005年广州少年宫增设音乐潜能班,音乐治疗师加入其中。2006年,她创办了少年宫特殊儿童教育中心,并不仅仅是对弱者施予同情,而是把艺术之于心灵的救助功能变成一种系统的、可操作的课程实践。经过多年的努力,基本建构了一套融合艺术教育与艺术治疗的课程,确立了治疗取向的艺术教育方向。对艺术融合教育她有着清晰的认识,她说:“虽然艺术创作的介入不足以把这些特殊儿童从洞穴中解救出来,也难以完全改变那些饱受折磨的家长们的境遇。但是,当特殊儿童透过艺术来表达自己的心灵,并使得我们也能够去分享这种表达的快乐和成就感之时,起码在那一刻,阳光透过艺术之境的反射,照在了画纸上面……”
促成“特殊儿童慈善基金” 启动“唐氏儿童艺术团”
人人都能接受和享受艺术,特殊儿童同样具有享受艺术教育的权利,基于这样的理念,广州市少年宫特殊儿童教育中心多元化艺术课程纷纷上马:美术潜能班、绘画实验小组、手工劳动兴趣小组、感官游戏美术实验课程等课程,让孩子们欢畅在美术的海洋中,释放激情;音乐潜能班、声乐兴趣小组、器乐兴趣小组、特殊儿童合唱团、肢体潜能开发、音乐治疗工作室等课程,让孩子们在愉快的音符旋律中,享受美好。一切悄悄地在发生改变:以前羞于带“特殊宝宝”出街见人的家长们,现在联动起来,组织成“妈妈合唱团”,大方地和孩子手牵手去看画展,去听音乐会,去交朋友。以前远远见到特殊孩子就刻意回避的人们,现在不再怀有恐惧之心,愿意走上前去和他们say:“Hello”。一个又一个的小天才在特殊孩子群体中被挖掘:弹钢琴行云流水般透亮的星星顽童韦一哲,有着天籁般嗓音的黑暗王子王子安,轮椅上的舞蹈天使刘泠欣,愿意用音乐感动世界的李俊翘,开心糖宝宝刘嘟嘟等。还记得2011年11月27日晚举行的 “幸福也有不一样”慈善音乐会吗,正是这些特殊孩子和他们的妈妈们,用戏剧、音乐、舞蹈和合唱,演绎四段属于他们的人生故事,拉近了我们和他们的距离,千余人泪奔蓓蕾剧院。梦幻般的舞台,色彩流动的音符,爱心小纸船的烛光点点,载着对未来的祈愿走近每一个人的心田。一场音乐会两个永久项目的落实,小蕾的心都绽开了花,在她的促成下,在广州市青少年基金会名下正式成立“关爱特殊少年儿童艺术发展慈善基金”,借基金成立之机,由患唐氏综合征为主的智力障碍并具艺术潜能的少年儿童组成的“雨后彩虹唐氏艺术团”正式启动。
特殊儿童艺术的“临床”实验 全国惊起千层浪
广州少年宫特殊儿童艺术的“临床”实验,在全国惊起千层浪。一个人十几年默默地付出和坚持,意义不可谓不深远。广州少年宫特殊教育中心在关小蕾的带领下,在2009年开始编辑系统的、可操作性强、适用性广的示范性教材,初步解决了我国目前特殊儿童艺术教育研究和艺术资源教材严重缺乏的问题。同时在她的人格魅力带领下,建立了一支具有课程开发和研究能力的教师团队,像罗倩、黄筱瀛、李溦、陈君君、廖一柱、夏婷婷等一批精兵强将,还有像周鲒(艺术家、“当我遇见你”大展总策划)、王凯(“幸福也有不一样” 慈善音乐会总编导)、张持(建筑师,“当我遇见你”大展项目策划)、酸菜(创立中国第一个一人一故事剧场剧团——木棉剧团)、原全(国家认证的拓展教练)等强劲外援。在这群老师的眼中,自闭症的孩子是星星的孩子,唐氏综合征的孩子是蜜糖宝宝,视障儿童是黑暗精灵,听障儿童是静谧天使,脑瘫儿童是折翼天使。教学不免有些苦闷,讲台上不断地重复,台下的学生有时难以给予反馈,但学生们很努力,纯真的笑容、可贵的坚持、发自内心的爱,常常感动着每一位老师。“谁说是我们在教他们呢?他们每一天不也是在帮助、拯救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呢?”小蕾深情地说。
希冀:用艺术的幻想呼唤社会的平等和关怀
我们来了,我们是谁?
我们来了,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来了,我们来哪里了?
我们来了,我们来做什么?
正是这些人之初的问题,让关小蕾深深地思索,残缺伴随着人类的进程和文明同生共进,当文明发展到今天,我们有一个共识,文明更多地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文明在于我们所有人的平等、信任和沟通。对世界卑微,对人敬奉,所有生命才可能尝到生命带来的快乐。2010年年末由她统筹策划的“我们来了”中国特殊儿童艺术展演计划在亚运期间在广东省博物馆的展览,同样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度,当几万只纸折蜻蜓在博物馆空间漫舞时,这又是小蕾和其他志同道合者向社会发出的一份爱的宣言:用艺术的幻想呼唤社会的平等和关怀,在艺术的浪漫抚慰受伤的肢体和心灵,在艺术的过程中重建人类的信任和沟通。
十五年特殊儿童教育之路大展——“当我遇见你”
3月2日,对于小蕾来说,将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那天起,将在北京中国科学技术馆启动为期一个月的“当我遇见你” 世界儿童融合艺术大展及系列公共教育活动。还有屈指可数的日子,就要迎来这个日子,小蕾姐的心情即紧张又期盼。为了这次活动,小蕾筹备了近一年,从立项到筹款,从展厅的落实到展览的主题及各项细节的调控,其中的和酸甜苦辣和殚精竭虑,无以言表,她乌黑的长发不经意间添了几丝白发,不过,她又微笑地告诉我,“虽然过程很难,但其中满满的有恩典,很感恩。”说这话的时候,和她同甘共苦忙乎了一年的周鲒(大展的总策划)笑着点头,“是呀,虽然很辛苦,但我们坚信这是一个可以让人感动的展览。”
当我遇见你,我的生命就改变,这个主题不正是无数个像天才画家陈元璞人生真实的写照吗?在别人眼中的弱智,当他8岁遇上关小蕾之后,在社会各方的关爱中,这棵先天不足的幼苗以独特的方式吮吸着雨露阳光,孜孜不倦地用艺术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对生命的追求,在阿璞21岁那年,小蕾和郭伟新老师为他编辑出书《无音之乐》,廖冰兄为他写书名,林墉大师为他写作品点评。如今阿璞从少年宫的助教到正式员工,他见证了少年宫特殊教育中心从无到有、到颇具一定规模的历程。但是,你知道吗?当关小蕾遇见阿璞后,也改变了她的一生,可以这么说,没有阿璞成长经历的启示,就可能没有特殊教育中心,也没有每周为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提供的宫内宫外一千三百多人次免费的教育服务。“如果没有苦难,爱就无从体现。不要想你是什么救世主,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你也就帮助你自己,万事互相效力。在造就阿璞的同时,更造就了我们这些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生命价值的人。”小蕾姐淡淡的一席话发人深省。“假如今天我们不能让孩子学到关注弱势、处理分歧、创造平等,明日,我们自己身处弱势、被视为异类时,势必将被隔离为真正的孤岛,无处求援。”
小蕾给我寄来“当我遇见你”的场刊,一行字吸引着我的“爱是永不止息”,用生命影响生命,更显生命的尊贵和价值。我很庆幸,能在生命中遇见你——小蕾姐。期待6月份 “当我遇见你”在广东省博物馆的第三站,那时我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