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专业化指导训练的重要性
有很多家长通过一些相关培训或查找一些相关的训练资料后,便放下手头的工作,自己担任起了孩子的训练老师,时时刻刻都盯住孩子。认为自己在家中教孩子能达到一定的训练目的,也满足了孩子一对一的训练要求,往往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做法恰恰忽略了自闭症儿童的训练是具有前沿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可塑性的重要环节,由此众多家长也耽误了不少儿童的发展关键时期。
近期我们接到很多一年前在我们基地咨询过的自闭症儿童,当时这些家长均以工作忙或其他原因,要求我们给一些资料自己在家里做训练或自己找相关的家长培训工作坊,自己在家教孩子。可一年过去了,家长教得焦头烂额,孩子的各种能力也止步不前,能力未能得到持续的发展。实在无法继续教下去的情况下,现在又陆续把孩子送到我们基地来了。
接过孩子我们再次针对每个孩子进行了能力测评,测评结果显示,这些儿童的小肌肉、大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均好于其他能力。其模仿能力、知觉、认知理解和认知表达能力普遍偏低,不能服从指令,不能遵守集体规则,交流范围受限。即使有部分儿童在理解和表达方面能力稍好,但也都有局限性,发展空间小。家长在家庭中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误区:
一、教学面不广,针对性不强,满堂灌的教学法使孩子的能力发展得不到充分发挥。从显示结果来看,这些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未能得到均衡的发展,家长在家里的教学更多的是让孩子做大肌肉运动、小肌肉运动和手眼协调训练。而理解方面只是集中在某一个点上,如:孩子不理解颜色时,家长将会反反复复的教孩子认识颜色,孩子不认识图片时反复的教孩子认识图片,对孩子在理解方面的教学始终停留在认识事物上。表达呢,家长们则会很注重孩子的语言表达,强调又强调让孩子“你说,你说出来,来跟妈妈说”这样的强调语言模仿表达。家长在家庭的教学中过多的注重某一方面的能力发展,而忽略了习惯、规则、交流、模仿等方面的发展,即使有些方面注意到了,但没有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发展情况及时调整训练内容,训练成了满堂灌,没有目的,没有针对性,由此而使儿童的训练效果不能达到最佳。
二、训练力度不够,也是众多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例如,孩子的实际年龄为3岁,孩子目前的能力达到为2岁,家长则会认为,我的孩子的能力与实际年龄差不多,天天在机构训练,孩子不能和正常孩子接触,会学不到正常孩子所会的东西,在机构训练会耽误孩子的,于是决定让孩子半天训练半天上幼儿园,想着孩子会在正常孩子那里学到些正常孩子会的东西的。这样的家长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但这些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训练力度与自身能力是成正比的,孩子的训练力度欠缺会对孩子的能力提升有重大的影响的。
三、时间安排太紧或太松会引发孩子更多的不良行为。时间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有些家长会给孩子一天安排紧密的训练,有的甚至是在吃饭和上厕所时都在教孩子认这认那,时间利用得非常紧;而有些家长则会因家务事,这事那事的会给孩子很多的自我活动时间。一般这两种方式运用不当都会给孩子带来许多的不良行为,前者是因为孩子的时间都由家长所“占有”,孩子没有自我活动的空间,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孩子出现焦虑不安,将会出现尖叫、闹情绪、注意力不集中,有的甚至会不停的上厕所等行为;后者则是给孩子太多的活动空间,孩子不会自我打发时间,无所是事,便会出现拍手、自娱自乐等不良行为。适当的时间安排对孩子的行为、情绪等方面均会有很大的帮助,往往这一环节不会被众家长所重视。
四、始终如一的训练方法,至使自闭症儿童难以跨越自闭门槛。自闭症的训练方法是多学科、有系统、完善的整合教学方法。有些家长学会和掌握了某一种教学法,甚至在某一教学法方面掌握得非常熟练,但这一教学法是不足以能满足自闭症儿童的训练的。孩子是在变化的,外界经常会有很多前沿性的教学方法流入自闭症的教学中,这些教学方法是当今世界上各个领域的专家、教授共同研究出来的成果,然而一般的家庭是难以获得这些信息的。
综上所述,完整的教学方法和专业化的训练指导对自闭症儿童的发展是有着重要意义的,而我们基地则是一个具有前沿性专业知识的机构,有权威专家、教授作技术指导。我们想,我们会尽我们努力最大的帮助每一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专业化的训练指导,早日走出自闭,迈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