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特教提升自闭症儿童在普通教室的学习能力
五名学龄前的孩子坐在普通教室内的课桌上,听老师讲课,与同学玩游戏。这不是暑假补习班,是罗湖区区仁爱康复服务中心专门为这五名学龄前的孩子组成的特教班。在今年9月,这五名学龄前的孩子就要背着书包走进校园,与同学们一起随班就读。如何提升自闭症儿童在普通教室内的学习能力,是回归主流教育中一项重要的课题。自闭症的孩子反应能力很低,本身这个病就是将孩子锁在自己内心的小小世界里。自闭症患者病情从温和到严重有许多类型,有些患者随着年龄增长症状会逐步减轻,严重者将影响正常脑功能而导致治愈难,但如果有特殊训练的老师,特殊的教育方法,自闭症患者应可逐渐适应正常生活。在罗湖区残联领导的大力关爱下,首届“跨越自闭,活出彩虹”特殊儿童夏令营的开营了。让自闭症儿童提前上学,逐渐熟悉教室及校园环境,是特殊儿童夏令营一项重要暑期活动。
专门为这五名学龄前的孩子组成的特教班在位于莲塘的鹏兴实验小学开班了。罗湖区残联理事长黄镜波,就业科科长周玉安,康复科副科长罗卓文于3日到特教班看望孩子们。区仁爱康复服务中心的刘珊珊向黄镜波理事长介绍说:“花了整整四个星期的时间,才让这五名孩子能坐在普通教室内的课桌上,听老师讲课,与同学玩游戏,特教班刚开班的时候,老师们哪里能同他们上课呀?他们全都坐不住,一个一个冲到课室外玩自已的游戏。” 刘珊珊介绍说:“特教班对儿童自闭症采用的是综合性的治疗方法。治疗上最重要的是教育和行为治疗,目的是促进对患儿正常行为的教育,参与群体生活的自我管理与组织的能力,包括在活动中的轮流与等待、跟上活动节奏、定时、定位等核心能力。从教育情况来看,专门为这五名学龄前的孩子组成的特教班起到一定作用。”
关于自闭症学童进入普通教室学习后应采取的教学方式,有资料显示,在普通教室若能适当地配合自闭症学童的兴趣与能力是最好的选择,但在整体考量下,实际执行的机会并不高。因此,在普通教室内学习时,若有一个专人(陪读)从旁协助,则比较容易达到自闭症学童成功的学习效果。此协助人员最好能先了解自闭症,不仅仅充作孩子的影子,帮孩子作事,而是能建立或修正自闭儿的学习结构,以提升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若仅单独把自闭儿童放入其他正常孩子中,须由老师带领孩子间的互动,例如邀请同学一同玩游戏,使孩子从游戏中学习社交技巧,或提供一些有关自闭症的资讯给同学,让他们了解自闭儿童的一些较奇怪的行为等,协助自闭症孩子在人际关系上有比较良好的互动关系。
黄镜波理事长说:做为首届“跨越自闭,活出彩虹”特殊儿童夏令营的一项重要暑期活动,让自闭症儿童提前上学,用特教的方式让自闭症学童逐渐熟悉教室及校园环境,是自闭症学童进入普通教室学习活动迈出的可喜的一步。区仁爱康复服务中心举办的特教班除了课室内外对特殊儿童辅导外,我们可否在校园内推行“红领巾助残”,让同学间较成熟的小兄弟、姊妹安排坐在一旁,协助其发展学习技巧等。此外,要大力推动义工团体,残协,智力及精神亲友会等在休闲时间多举办活动,带领自闭儿打保龄球、看电影、郊游,参观博物馆等,这些大哥哥、姐姐们往往比父母更具模仿的吸引力。黄镜波理事长表示:区残疾人专门协会,区智力及精神亲友会应将这些活动做为工作重点,大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