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文摘

宝宝,看这里!

作者: 更新时间:2010-05-12 点击数: 百度一下

  昨天,刚下公车经过忠仑公园时,偶然遇见了这样一幅画面:一位年轻的妈妈,站在一个小土坡上,身体前倾,张开双臂,满面微笑的冲坡下一个小BB喊着:“宝宝,过来这里!来!”恰恰这时,BB正关注着不远处飞翔的风筝,完全没有意识到这边妈妈殷切的希望。这时,妈妈改口了“BB,看这里!看妈妈这边!”……妈妈又接连使用了一连串的祈使句。不过这边的BB仍然很陶醉的仰望天空中的纸鸢。对于这边母亲的呼唤置若罔闻。

  这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暂时的注意力无法转移的例子。我想起了我们这样的孩子,由于生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是一直处于这样的一个状态中:过分沉迷于自己关注的事物里,无法兼顾其他;极少会去主动关注他人,也由于缺乏学习社会跟从模式的经验,所以较难适应周边的环境变化,难以做出适当的回应,从而形成交往障碍,处于“孤独”的境遇中。

  我们除了一遍遍不停的强调“宝宝,看这里!”之外,还能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呢?怎样才能走进他的世界里?教会他一些有用的东西。今天,我想就我个人的现有的教学经验,跟大家作个交流,希望或多或少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如果孩子看都不看你,那后继的一切也是徒劳。强调注意力是必须地,我想说的是如何把这种强调训练做到细微处,做到无所不在,而并非仅仅依赖个训课上的一对一的那半个小时的训练。

  这里我们先说一个概念,在PCI游戏文化介入训练法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社会参照能力”可以这麽说:一个孩子的社会参照能力如何决定了孩子的主动性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对这个概念可能大家比较陌生,请容我稍微举例说明一下。

  小A同学和老师正在做分享点心的小游戏,顺利的进行了几个回合以后,当再次轮到小A吃的时候,老师突然停止了一切举动,并没有像前几个回合那样,把零食盒子给小A,小A开始等待,但是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也并未去看老师,只是一味地盯着零食盒子,最后忍不住开始进行强夺。当然,老师也并未松手,最终小A因得不到零食盒发脾气大哭起来。

  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个例子,请大家密切注意下面这位同学在相同境遇下所采取的行动以及该行为而后导致的一连串的反应。

  小B和老师玩分享零食的小游戏,顺利进行几个回合以后,当再次轮到小B吃的时候,老师突然停止了一切动作,并没有像前几个回合那样将零食盒给小B,小B便开始等待,刚开始等待的时候他也并未去看老师,但当等待了6秒钟以后,小B便开始抬头看老师的眼睛,老师正在看向小B旁边的布娃娃,小B便顺着老师的视线,也看向了布娃娃。小B回头再次看向老师的眼睛,老师此时用手指了一下布娃娃,小B便拿起了布娃娃。老师奖励了小B零食盒子。

  两位小朋友在刚开始完全相同的情境下,由于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从而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一种是积极的,一种是消极的。我们可以看到小B同学采取的措施能导致良好的结果。当发现老师的不寻常举动,用习惯的等待也不能解决以后,小B同学便开始抬头看老师的眼睛寻找答案。直至发现老师的意图,完成一次良好的交往。而吸引人的是,在这整个交往活动中,老师并没有发出一句“看这里”的口令,而小B却抬头看了老师两次。像这种使用他人的反应做为参照点,以解决不确定性,确认以及调整自己的行为是伙伴需要的。这样的一种能力,即为“社会参照能力”。此能力为婴儿在9至14个月所发展出来的沟通能力。

  社会参照其实是一种沟通的过程。我们需要我们的孩子能够学习到这样的沟通模式,这是一种人所具有的本能的反应。而我们的工作就是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能够熟练的使用这样的模式,从而学会去关注周围的人,周围的事物。进而跟随学习社会的交往规则,以及跟从原则。

  首先,我们得介入。介入他所关注的事物中,介入他的世界。平时可以多模仿他的语言,建立良好的关系,学会跟随孩子正在关注的事情,从孩子口中出来的只字片语,我们都要接过话茬,进行整理,复述给他听,引导孩子进入我们的世界。建立良好的关系。要善于抓住活动中的介入机会,如较规律的感官活动:摇小船,摇摇摇……一直到孩子适应了这样的规律活动,突然停下来完全不动,不再摇晃,看看孩子的背会不会试着往后压或者往后躺,这就是互动的开始。说不定孩子会自己补充说“摇!”字,这就是主动的开始。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机会。只要我们懂得利用!对于开发孩子的主动性和互动性是非常有利的。千里征程,始于足下!集腋成裘,水滴石穿!只要我们抓住一点一滴的机会去帮助他们,他们一定会取得骄人的进步的!

  其次,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懂得观察,等待,理解和倾听。要有足够的耐心,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们较难做到的。无时无刻不在强调效率的今天,我们都很想孩子的进步能一日千里,所以该有的等待通常都被频繁的辅助替代掉,或者由于多年和孩子相处下来的惯例习惯,不小心就迫不及待替他做了,不小心就替他说了……所以孩子总是软软的赖在身边,极少主动说话或者行动。让我们深吸一口气,给#p#分页标题#e#他时间,让他自己来做,我们只要像那位老师一样,等待。在必要的时候才予以辅助,依据教学经验来讲,稍作等待以后的辅助效果,孩子的印象会加深。不要太容易让孩子通过辅助立马解决掉问题,一定要给时间,让他自己先思考。

  我想今天就先聊到这里吧,以后有什么心得体会,一定第一时间和大家分享,希望为这条艰苦卓绝的战线,做自己所能做的。夏天快到了,又到换季时节,妈妈们请注意BB的冷暖,不要感冒了,多保重身体。谢谢大家耐心的看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祝开心,健康!

加入收藏
Tag: 自闭症 孤独症
上一篇:集体课家长辅助技巧
下一篇:浅谈儿童孤独症的家庭教育模式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如何教给自闭症儿童以中枢行为:训练手册(1)
  • 如何预防精神发育迟缓?
  • 情绪障碍儿童的康复训练
  • 自闭症的研究动机
  • 自闭症治疗与康复的大体进展及治疗方法简介
  • 聆听莫扎特音乐:让沟通没有障碍
  • 美国著名儿童精神病学家peter tanguay(彼特·唐垒)来华访问讲学
  • 学前儿童图书阅读经常运用的几种图式
  • 妈,你不觉得我有些不对劲么 13%儿童有行为问题
  • 自闭症青少年之「执行功能」 系列研究 :认知计划(二)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