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自闭症人仕的职业潜能
陈苏华福女士
工业心理学家
职业训练局
弱能人士职业训练组
(职业评估服务)
Ⅰ. 引言
职业训练局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推行综合职业评估服务,并于一九九四年起,为特殊学校行将结业之同学推行专项职业评估计划,其中包括患自闭症学童。往后至一九九六年,更扩阔服务至庇护工场工友、辅助就业之人士等,亦不乏有自闭倾向的患者。
累积过去与自闭症人士服务之经验,盼藉此分享,反思以往工作之余,亦可抛砖引玉,广集各方人士的宝贵意见,以便更有效推行服务。
Ⅱ. 自闭症患者的特征
自闭症患者的特征,作为服务提供者,相信都耳熟能详,综合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法〉第十版(ICD10)及美国精神科学会〈诊断及统计手册〉一九九四年第四版(DSM-IV),自闭症人士通常显现下列的特性:-
1). 社交发展能力限制
2). 言语及非言语沟通受障碍
3). 持续表现局限、刻板性行为,兴趣等及重复活动
4). 发展异常在三岁前已显现
而他们当中有百分之七十的智商低于70。
在这社会中随着香港对有关自闭症人士的关注,一旦被诊断为有自闭症或自闭倾向的儿童,社署「弱能儿童学前服务中央转介系统」即安排接受学前训练,然后入学及得到多方支持,医疗服务等等。换句话说,当中约三份之二智商低于70之自闭症学童早年已安排至各特殊学校,而其余就分布于不同之主流学校,此概念可用以下图表达。
自闭症学童行将毕业离校,则接受职业康复,而职业康复就是衔接此些教育制度。职业评估正好是连接自闭症学童至职业康复的桥梁,见下图。
职业评估是教育与职业康复的桥梁
Ⅲ. 职业评估的角色
职业评估旨在1). 测试自闭者的职业能力、智能、兴趣及限制。 2). 协助克服妨碍就业的社交及个人问题。3). 准备就业。 4). 指导、协助订定个人职业目标及达致此目标的方法。5). 评估是否需要辅助器材及更改工作环境。
Ⅳ. 评估重点
1). 来自特殊学校的一群
有智障的自闭学童,在特殊学校完成中三,每年都会透过教育署到评估部接受为期约三至五天之职业评估。
为来自特殊学校的一群,可留意以下的重点:-
一视同仁vs个别观察
在评估过程中一视同仁与个别观察同时兼顾,一方面自闭症学员会一视同仁被安排与其它评估者接受同样的评估项目,包括1). 学术水平测验。2). 工作能力。3). 手眼协调及灵活性等。
另一方面,评估人员也会个别观察其社交,沟通及重复行为的模式。以作记录。
随着过去的个别观察,因应不同程度的自闭症人士,有着下列行为表现:-
甚少主动带出话题与其它人倾谈,但有关生活秩序都能给予相关的答案。
患者有一些顽固的行为会表现出来,例如坚持要用某些用具,一成不变。
顽固,同时因着患者的容忍力比较低,于遇到不满或沮丧时,突然间便会猛烈地发脾气。
学习时较为被动。
不喜欢与一组人一起工作或玩游戏。
在牢记的学习过程,例如背诵、不必理解的记忆工作,患者一般都会表现较好。
非常自我中心,会坚持自己的个人意见及做事方法认为最正确。
有很多私下抱怨和发出一些无意义的声响,难于理解。
当做评估测试时,会发出很多重复的声音。
经常以鹦鹉学语(立即重复别人说话)的沟通方法与人交谈。
会烦躁及四处摇动,专注力的持续时间很短,需要不断提示才能维持。
遇到吸引患者的工作,有可能令他安坐下来,例如分派纸牌是他有兴趣的工作,患者立刻安坐,很有耐性及秩序地分给每一组员,而没有错漏。
不情愿去履行大部份的生活项目。
自我抱怨,及不断重复电视所播出的广告。
全神贯注地唱着一些无意思的歌曲。
喜欢将对象排列或排序整齐。
喜欢用鼻子嗅一些对象,及从其它人手中抢走,并且长时间凝视着它。
在没有明显的原因下,偶然会发出傻笑及唱歌。
当其它人接触患者时,他们会以唱歌、身体接触(例如触摸)及眼神接触作为回应。
甚少与其它人玩耍。
展示自我伤害的行为,例如用口大力咬自己的手指,以致有伤痕。
当听到不同类型声音时都会用手掩着耳朵。
以上各奇异行为,评估人员都会记录,以作详尽分析对日后工作的适应。
隐性职业兴趣vs显性职业兴趣
在了解其能力,沟通及行为限制之余,评估患者的职业兴趣对日后职业安置同样重要。
隐性兴趣
通常评估员会做工作兴趣测试,给予特设的图片,显示各类工作的特性,请学员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图片。但如学员的专注力不足,或不能理解工作图片的内容,便只有用以下方法测试兴趣。
运用工作样本进行测试,评估人员透过观察寻找出自闭症学员喜欢那一类工作样本。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及没有工作概念的自闭症患者最适合采用此方法。
显性兴趣
如自闭症患者拥有较佳的语言表达能力,或对某些工作有认识,则可透过直接面谈,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在集合以上数据后,评估人员予以引导进行评估,最重要的是具体提出该学员整体之限制,优点及建议。
2). 来自主流学校的一群
另外,本部门也提供一较深入及详尽,为期数星期之综合职业评估,予就读主流学校完成中三或以上课程之自闭症学童。他们学习能力较好,且#p#分页标题#e#已适应有规律的学校生活,但在自闭症的影响下,社交及沟通往往影响其接受更高教育的机会。
为来自主流学校的一群,可留意以下的重点:-
同等机会vs因材施教
自闭症患者需接纳他人都有同等机会接受评估,过去所见,此类患者对于自闭症的认知及接受,既自我又执着,且不认为自己弱能,如安排作职业评估,等如要他接受新环境,也进一步反映他的问题,评估人员往往需要协助患者明白评估的需要,令他接受周遭环境及其它弱能人士与他有同等的机会接受评估,而灌输这些观念要具体和清晰。
由于评估各人起步时间相同,但进展各异,于是要因材施教。观察他在工场及以外的行为表现,其实在过往的持续教育下,其自闭症特征渐不彰显,但固执及不善交际、刻板重复的行为,往往阻碍他不易应变突发的事情。
以下两个案可分享用因材施教的方法:
“不是自闭”的学生甲
学生甲完成中五会考,被安排做评估,首天已十分抗拒,因为发现申请表被其转介社工填上他为“自闭症”。原来过去父母也隐暪他的问题,这是晴天霹雳的揭露!虽然,他在父母强迫继续到来,但固执地将不满转移至评估社工身上,由始至终用各种方法避开社工的视线与谈话,以示抗议。
另一方面,学生甲良好的记忆力,协助他记下颇多书本与文章,他也熟知各政府机构的工作与功能,这一切令他说话时像背诵,文质彬彬之余却欠生活化,他明白自已有私隐权及个人权,所以父母不能阻止他在会考失败再投考。
在评估中,其实学生甲在‘反观察’评估每人,看是否受关注及重视。这一点不容忽视,他似乎在抗拒、在逃避,其实只是另一种学习适应环境的表现,在完成评估之时,评估社工邀请下,他吐出自已害怕被标签的心事,也道出欠缺社交技巧的困难。学生甲坚称自已不会接受评估报告,因他要完成自修中五的心愿,即使他隐约感受自已的困难,他坚称如接受评估报告,将会被标签,及阻碍到他升中六的机会。
终于学生甲的报告,在他完成评估近大半年才愿意接受,主要是他以人权为理由,书面要求不发出报告,直至大半年后,才再主动要求发出报告。始终学生甲要试读中六,失败后才肯接受职业训练。
爱看穿凉鞋的异性 ~ 学生乙
学生乙亦不喜欢别人谈其病症,中学时,他学懂日常合宜的应对,不大深入的谈话,应付得头头是道。在职业评估时,他能对自已喜欢的计算机课程表现积极。但遇上困难便忍耐力较低,且会喃喃自语地申诉,需鼓励与疏导才可继续接受计算机课程评估。
但问题来自学生乙喜欢定晴看穿凉鞋的异性,且曾不自禁的触摸,这异常行为引来很大的严重性,据家人表示此行为起自童年,一直有引导及处理此问题,但在新环境中,行为似乎再现,在评估人员与家人的合作下学生乙再次接受辅导,并顺利完成评估,此奇异行为受控且安排职业训练。
Ⅴ. 评估自闭症患者所遇的挑战
上述个案正好反映评估自闭症患者的挑战
1). 在处理此类学生,评估人员需明白个别不同程度的障碍,如能关注自闭症患者的特性,便可减少困难出现,但矛盾在于如何平衡他们的重复,刻板行为与培养较灵活应付多变环境的能力。他们的兴趣只在牢记一些他关注的事物,如巴士路线、地铁、赛马日程等,如学生甲坚信完成中六的信念,常占据他的思维空间,突发事件可令他情绪大起大跌,此实难令他人介入,这会直接影响其评估结果,也阻碍他投入日后的工作环境。
2). 在评估部所接触的学员,很多正好踏入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兴趣,本是正常,惟独他们常显现令人尴尬的行为,他们直接接触多媒体,学习到对异性表示亲密的说话,直视女性,向心仪的异性真情表白等,这些行为也影响其评估表现、接受职业训练甚致投入公开市场的机会。
Ⅵ. 自闭症患者的就业安置
「个别化概念」是处理自闭症患者职业安置所强调的方法,即视乎他们的学习能力,目标或抱负,社交技巧,重复行为模式出现的频率与严重程度,因而订下一套「个别化」的就业安置计划。
同时,自闭症患者职业安置,常取决于两大因素。
1). 独立生活的能力
(Ability to function independently)
能否适应个人的日常治理,与人的基本社交往来,合适的礼仪、沟通等。
2). 不同环境的应变与自控能力
(Ability to maintain behavioral control in a variety of settings)
在突发的环境下,患者可否应变及自控情绪,都是就业安置的先决条件。
过往所见,同时兼有较严重智障或其它弱能的自闭症患者学习改善刻板而不易被人接纳的行为相当困难,如不明来历的尖叫,重复他所牢记无意识的对话,令他较难准备投入社会,而职业安置方面,会较倾向接受庇护工场,日间训练中心等安排。
如自闭症患者,具备有限智能,正常或更高智能,先会安排接受职业训练,再投入市场工作或辅助就业是其中的选择。
而工作的安置,则倾向一些重复,不大需要面对突发环境,与人接触的行业,如文职、仓务、数据输入、计算机操作等,在进入公开市场后能否持续,取决于上述两大因素。
Ⅶ. 结语
职业评估扮演贯通教育与职业康复的角色,然而,这贯通亦有赖社会人士的延续,#p#分页标题#e#加强各人对自闭症患者更多认识与接纳,才能扩阔他们的职业复康原动力,也是我们所期盼!
参考书目
Rehabilitation Division, Health & Welfare Bureau, Government Secretariat (1999). Hong Kong Rehabilitation Programme Plan (1998 – 99 to 2002 – 03). Hong Kong : Government Printer.
Van Bourgondien & Woods. (1991). Vocational Possibilities for High-Functioning Adults with Autism, In E. Schopler & G. Mesibov (Eds), High Functioning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pp. 227 – 239). New York : Plenum.
明洁莹等(编)(1999)
《你+我 – 跨越自闭,活出彩虹》
香港:香港弱智服务工作人员协会
萧宏展、罗莫颖斯、潘恩赐(1998)《自闭的天空》
香港:突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