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谱系阅读障碍研究综述
摘要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学生的阅读研究在国外已经开展了二、三十年,但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一批具有学业能力的ASD儿童进入小学,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特点,尤其阅读的方法和如何提高他们阅读理解能力等问题,引起儿童家长和学校教师更多的关注。本文评介和分析了ASD学生阅读的特征、机制和干预原理,在总结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如何结合我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开展自闭症谱系障碍的阅读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 阅读障碍 阅读模式
分类号 G760
引言
阅读是一项复杂的学习技能。最早对阅读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者E.B.Huey特别强调,阅读的目的主要是获取阅读内容的意义,而不仅仅是辨别文字材料中的字词和短语[1]。阅读者从辨认每一个单词到理解文本的含义,需要众多技能的配合。有些关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研究认为,与口头交流相比,阅读可能是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一个相对强项,但这一特殊人群的阅读能力水平到底如何?有什么不同于普通儿童的阅读特点?这些仍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国内最早一批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儿童已经陆续进入中小学学习阶段。在学校教育中,阅读,尤其是文字材料的阅读成为个体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几乎各门功课的学习都必须以一定的阅读能力为基础。正因如此,阅读障碍的研究成为自闭症研究、学习困难研究等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综合国内外ASD阅读问题和其它阅读障碍研究的相关资料,介绍ASD学生的阅读模式、方法,理论解释和干预原理,以期为国内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1 ASD学生阅读模式的研究
Perfetti,Landi和Oakhill(2005)描述了成功的阅读者对材料的理解必须完成两类主要的信息加工:(1)对词的辨认和确认;(2)将词确认中获得的信息纳入更高一级的语言加工机制并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2]。这些连续的信息加工过程中包括:提供了与上下文相符合的合适的词义,将词串成结构,将句子信息推论性地整合成文本的更复杂的表征。成功地阅读需要正确地执行这两套加工过程:不能正确地确认词义,或正确率没有达到适当的比率,阅读理解难免失败;但能够正确地读词也并不一定能保证阅读理解的成功。由于这两套加工过程既是密切相连的,又是相对独立、可以分离发展的,因此在研究自闭症儿童的阅读能力时,研究者们通常将这两个过程分开考察,这种分离与结合相比较的研究模式的确也揭示出了ASD学生在阅读问题上较好的局部单词辨认能力和较差的整体阅读理解能力之间的矛盾。
1.1 较好的局部单词辨认能力
大量的研究显示,大部分自闭症谱系障碍中有语言能力的儿童或成人都有很好的词汇确认和相应的词汇水平的阅读技能[3-5]。在单词解码方面,高功能自闭症学生能充分地表现出自身的局部加工能力,虽然总体词义理解水平可能低于、等于或高于同年龄的正常同伴[4-6],还有一些研究的结果表明,有些ASD词汇阅读的正确率甚至超过了与其智力相应的预期水平。
ASD到底运用哪些词汇阅读策略来对单词进行解码?针对这一问题,Frith和Snowling对ASD学生组和与之阅读水平匹配的正常发展儿童的阅读水平进行了一系列比较研究。他们早期的Stroop范式研究(1983)发现,ASD学生不太受色词颜色的干扰,能自动进入词义。此外,他们在加工抽象词和具体词时显示出同样的效应[5]。因此,研究者推测,ASD学生主要依赖机械记忆,在字形模式再认的基础上识别单词,而不象正常儿童那样,运用语音学的“发音”策略对单词进行解码。为了进一步论证上述想法,他们在后来的研究中让学生大声地阅读假词(nonwords)。其基本设想是,由于假词的解码必须建立在字母-声音联结的基础上,而依赖视觉策略进行阅读的ASD学生将是无法做到的。但研究结果显示,ASD学生与正常儿童在假词阅读能力上并没有显著差异,部分ASD学生也同样表现出更容易阅读语音规则的词[5]。这便意味着ASD学生也具有利用语音启动、语音解码来阅读伪词(new pseudowords)的能力,能够运用语音学策略进行解码,拥有语义阅读技能和语音阅读技能。没有理由将ASD的词语阅读简单地归纳为单纯的视觉模型加工。
但上述有关ASD学生单词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多集中于有相对稳定词义的名词,对其他类型的词(如动词,形容词等)研究很少。今后的研究需更重视在上下文语境的阅读中探讨语义理解。
1.2 较差的整体阅读理解能力
部分ASD学生的语言能力与认知水平基本一致,但伴有阅读理解障碍[7]。具体的表现是整体阅读能力低于局部的解码能力[4],低于同年龄的阅读理解水平。Goldstein等(1994)发现,高功能自闭症群体的阅读理解水平与年龄有一定相关,高功能自闭症中青少年的阅读理解水平低于控制组,而成人组与IQ匹配的对照组相似,这反映出较大年龄的测试要求有更高的推理能力。Snowling和Frith(1986)的研究发现,高功能自闭症群体的阅读能力低于同龄的正常被试,但与相同解码能力的控制组相类似[5]。
大部分高#p#分页标题#e#功能自闭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局限于单词水平的加工。研究结果表明,他们对文法情境有一些理解[5],能将词变复数形式以及正确地完成句子的完形填空,但语法能力还是比控制组落后[8,9]。当语法的复杂性达到一定程度时,ASD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就会受到影响。此外,ASD学生对句子意义的理解更为有限。例如,在完形填空中,他们所选择的词往往是语法正确,但语义不恰当。大部分学生不能根据句子情境正确地读出同形异义词,他们几乎没有意识到这些错误[5,7]。但也有其他研究表明,更多有语言的ASD学生与按单词解码能力匹配的实际年龄较小的控制组之间,在同形异义词辨别任务上的表现没有差别[5]。要理解文本,阅读者必须超越分句的水平,将分句与分句整合,统合到文本要旨的表征。然而,很多ASD学生在文本阅读方面存在整合信息方面的困难,无法从句子中理解文本段落的要旨[10,11]。
根据Givon(1995)的分析,文本阅读要做到前后照应,首先是对代词的理解和运用。代词表示不在当前的注意范围内,但刚刚讨论过的指示对象。在文本阅读中就要充分利用代词提供的信息来预测和理解信息[5]。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ASD学生和许多阅读困难者一样,在理解和运用代词方面有明显的不足[12]。此外,缺乏文本前后照应的另一方面是不能充分利用先前的知识解释文本。有关的研究指出,虽然自闭症学生可能拥有相当的先前知识,但是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并没有加以利用[5]。
综上,ASD学生虽然并不完全缺乏阅读理解能力,但无论是词义的确认、句子的理解、分句的整合还是文本阅读都存在一定的障碍,不同程度地落后于同龄正常发展的学生,或落后于编码能力匹配的控制组学生。
1.3 较强的词汇阅读技能和较差的阅读理解水平的矛盾模式
在正常发展的儿童中,单词阅读和阅读理解之间高度相关。但许多研究发现,ASD个体,尤其是高功能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症个体,存在较强的词汇阅读技能和较差的阅读理解水平并存的发展模式[13]。这一矛盾模式表现出与超阅读障碍(hyperlexia)相似的特征。
目前,有关超阅读障碍的研究认为,超阅读障碍者拥有远远高于阅读理解、口语功能水平、或一般的认知功能的超常的单词阅读技能[14-17]。这种高单词解码能力和低文本理解能力之间的不平衡是超阅读障碍的主要特征。有关研究认为,很多ASD学生也存在上述超阅读障碍。
然而,上述研究的结论要形成一致的共识并得到推广还为时过早。在对比研究中将语言和读写能力差的自闭症儿童排除在外,可能导致对自闭症儿童的阅读正确率水平的过高估计。从ASD儿童巨大的异质性看,可以预期这一人群中无论单词阅读和文本阅读理解的能力都存在巨大的差异。
2 研究方法与理劢馐?
2.1 实证性的比较研究
ASD阅读特征主要采用实验比较方法,控制组是智龄相同或语言能力大致相同的正常发展儿童。在研究分组过程中,多采用智力匹配和语言能力匹配的方法。另外也采用本国已有的各种标准化的阅读能力成就测试作为前后测评的工具,着重考察他们与同龄正常儿童语言能力之间的发展差距[13]。
实验的因变量是阅读理解的正确性。拼音文字系统的国家中,ASD学生的阅读正确性主要通过解码、词的辨认和文本的阅读等成绩来体现[13]。其中解码过程的探讨多采用假词阅读测试,即呈现给被试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词,要求他们运用字母-语音的规则将所呈现的假词(一个到两个音节)大声念出。词的辨认要求学生在时间不限的情况下将脱离文本的逐个呈现的词一一大声读出。文本阅读则要求学生大声读出短小的文本段落,记录阅读过程中所犯错误的数量,让他们回答与所读内容相关的不同性质的问题,借此评估他们对所读内容的理解程度。
2.2 阅读特征的理论解释
Cobrinik(1982)将阅读视为一种模式识别的扩展,主要受右半球加工的调节。他们认为,超阅读障碍儿童不经过“部分分析”的途径,而是通过敏锐的视觉登记机制快速理解大量的视觉信息。这些儿童存在单词加工和句子能力不平衡的矛盾[18]。
超阅读障碍与其他的学者症候群类似,他们技能的提高似乎不需要练习时期,且没能更好结合相关的知识领域。多用的理论解释是:他们的程序性记忆系统受损,而陈述性记忆相对没有受损[15]。正是这种程序性的障碍造成他们在顺序确定的活动方面有困难,很难将可以获得的知识与行为相联系。
对这一阅读障碍中的注意特点,Rimland(1978)等人认为,他们对刺激的精确性质有独特兴趣。因此,额外的物理属性占据了重要位置。这些人可能无意识地长期 “被锁入”了一个狭窄的高度聚焦的注意范围而不能自拔。非常复杂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也可以自动化,并转化为一种同时性的加工模式而得到操作。这一认知过程的神经基础可能在左、右两半球的转换机制[16]。
还有研究者从神经学的角度总结了超阅读障碍的成因[15]。Silberger和Silberberg指出超阅读障碍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神经学早熟”,而不是一般的智力功能。而Mehegan和Dreifuss强调了超阅读#p#分页标题#e#障碍儿童所显示的神经异常,包括构音障碍的言语,反响性语言,固着和运动障碍。他们根据成人的模型推测,这种阅读者可能存在颞额叶的障碍,但还没有影响布罗卡区或维尼卡区等语言中枢。总之,由于理论和技术的限制,ASD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许多理论观点还有待于更多的研究来验证。
3 ASD学生阅读干预的研究
国际上关于ASD学生阅读的研究很少,而关于他们阅读的指导和干预几乎没有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根据其原因可能在于,对于经典Kanner型自闭症儿童,行为和社会性需要是最重要的关注方面。但是,由于得到诊断的高功能自闭症儿童、阿斯伯格症儿童和非特异性广泛性发展障碍(PDD-NOS)儿童数量增加,而他们,尤其是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认知和语言能力障碍较少。这些学生中部分时间或全部时间参加融合教育的数量也在增加。因此,让这些学生学习有效地阅读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O'Connor等(2004)采用了程序性促进的方法考察了能够支持ASD学生在句子和句子以上水平理解文本的方法,以及他们对背景知识的运用[5]。程序性促进不同于实体促进和认知策略指导,研究者或教师通过促进执行过程帮助学生完成一项任务。O'Connor等选择了三种程序性促进方法:回答先前阅读内容相关的问题、照应暗示和完形填空。通过与控制组的对比,探讨三种程序性促进方法对ASD学生的阅读理解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程序性促进的变量能显著影响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而其中主要起作用的是照应暗示这一促进方式,其产生了中等的效应值,让一半以上的学生实质性获益。
O'Connor等从三个主要方面解释不同促进方式的优势和弱势:先前知识的激活,对理解的监控和文本表征的修复。在他们的实验中,先前知识的激活主要由回答先前阅读相关的问题这一方式起作用,而这一方式对ASD学生的阅读理解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阅读理解中的第二方面自我监控和第三方面修复错误的理解,照应暗示和完形填空两者都起作用。但似乎照应暗示对学生阅读后理解的影响更大。
O'Connor及其同事所进行的该研究是探讨ASD学生阅读理解的促进策略的效应的第一项实验性研究,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教育性的建议,指出了关注代词的重要性和计算机软件可能的有效性和可利用性,以及指导学生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程序的重要性。
一些研究证明了图表组织者(graphic organizers)对ASD学生在非阅读性任务完成中的促进作用[19,20],因此O'Connor等提出了用图表高级组织者作为阅读之前激活先前相关知识的手段的可能性,这也成为今后ASD学生阅读策略研究的一个方向。
5 对现有ASD学生阅读研究的思考
5.1 研究结论具有局限性
现有的关于ASD学生的阅读研究所涉及的被试有局限性,主要是基于认知能力或阅读能力而挑选出来的自闭症儿童,基本将语言和基本学习能力差的自闭症儿童排除在外。因此若将现有的研究结果,如较好的词语辨认能力和较差的阅读理解能力的矛盾结合体,作为整个ASD儿童的一般特征,便有失精确性。也即,目前的研究结果只适用于ASD儿童中的一部分,这部分儿童通常:从能力上看,具有一定的认知和语言技能,具有阅读能力;从类型上看,常是被诊断为高功能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症以及一些其他非典型性自闭症的儿童。
5.2 研究多停留在特征层面的探索
国际上对ASD学生的阅读研究自开展以来也不过二十多年的时间,大部分研究是在近十年进行的。这些研究仍多停留在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阅读特征的研究,较少有研究将他们的阅读特征与这些儿童的认知心理或神经学的特征联系起来,探寻造成这些阅读特征的机制和生理学原因。也有研究开始在阅读特征的基础上考察阅读策略和干预方式,但为数极少。探讨阅读理解过程中哪些方面受到了损伤是进行有效干预的关键的第一步。
6 对国内ASD学生阅读研究的启示
国内ASD的阅读研究仍是空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关于自闭症儿童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研究从年龄角度看,关注的仍以学龄前儿童为主,从内容的角度,仍以诊断评估、行为干预等为主;高功能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症儿童的诊断到目前仍没有统一的明确的标准,关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学习能力和特征等的研究就更为稀少。但随着早期被诊断为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儿童逐渐进入正规的教育系统,参加融合教育与正常发展的同伴一起学习,我国也有必要将ASD儿童的学习相关的方面纳入研究的范畴。尤其作为学校中学习信息的主要来源,阅读更应该得到关注和重视。
对国际上ASD儿童的阅读相关研究的梳理,为国内ASD儿童的阅读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以下启示:
6.1 进行中文ASD儿童的阅读特征的基础研究
中文作为表义文字系统,无论形态特点还是表音、表义的方式都与拼音文字有很大区别。国内至今还没有ASD儿童阅读的相关研究,但已有研究者就中文阅读障碍进行了研究。研究涉及特殊儿童中文阅读特征[21],阅读的认知特征和心理学机制[22-24],以及阅读障碍的神#p#分页标题#e#经科学研究[25,26]。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进行我国的自闭症儿童阅读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关于中文阅读的基础知识,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研究方法。尤其这些研究与认知心理学和神经脑科学结合紧密,为我们今后考察国内ASD儿童阅读背后的心理和神经机制提供了方法上的借鉴。
6.2 将ASD学生的阅读研究与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相结合。
了解ASD学生阅读能力的特征或模式仅仅是研究者在ASD阅读领域跨出的第一步。借鉴国际关于超阅读障碍的机制的探索方法和结论,进一步探讨造成ASD学生这种阅读能力的认知心理学机制,运用先进的脑功能研究技术探讨他们在神经方面的特异性,能够帮助我们寻找有效的阅读策略和干预方式,从而促进ASD学生进行更有效的阅读,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 Huey,E. B. (1908). The Psychology and Pedagogy of Reading. 转引自贺荟中.聋生与听力正常学生语篇理解过程的认知比较.博士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Nation K,Clarke P,Wright B.,et al.Patterns of reading ability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06,36:911-919
3 Rumsey J M.,Hamburger S D. Neuropsychological divergence of high-level autism and severe dyslexia.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1990,20(2):155-168
4 O'Connor N,Hermelin B.Two autistic savant readers.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1994,24(4):501-515
5 O'Connor I.M,Klein P.D. Exploration of strategies for facilitating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high-functioning stud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04,34(2):115-127
6 Eskes G.A,Bryson S.E,McCormick T.A. Comprehension of concrete and abstract words in autistic children.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1990,20:61-73
7 Patti P.J,Lupinetti L. Brief report:Implications of hyperlexia in an autistic savant.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1993,23:397-405
8 Tager-Flusberg H. On the nature of linguistic functioning in early infantile autism.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1981,11:45-56
9 Tager-Flusberg H,Calkins S,Nalin T,et al.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autistic and Down syndrome children.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1990,20:1-21
10 Plaisted J. Hierarchical attention shifting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1999,29:29-47
11 Shah A,Frish U. Why do autistic individuals show superior performance on the block design test?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1993,24:1351-1364
12 Oakhill J,Yuill N. Pronoun resolution in skilled and less-skilled conprehenders:effects of memory load and inferential complexity. Language and Speech,1986,29:25-37
13 Nation K,Clarke P,Wright B,et al. Patterns of reading ability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06,36:911-919
14 Newman T M,Macomber D,Naples A,et al. Hyperlexia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07,37:760-774
15 Goldberg T. On hermetic reading abilities.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1987,17:29-44
16 Whitehouse D,Harris J C. Hyperlexia in infantile autism.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1984,20:1-21
17 Grigorenko E.L,Klin A,Pauls D.L,et al. A descriptive study of hyperlexia in a clinically referred sample of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s.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02,32(1):3-12
18 Cobrinik L. The performance of hyperlexic children on an “incomplete words” tast. Neuropsychologia,1982,20:569-578
19 Bryan L.C,Gast D.L. Teaching on-task and on-schedule behaviors to high-function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via picture activity schedules.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00,30:553-567
20 Quill K.A. Instructional considerations for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m:the rationale for visually cued instruct#p#分页标题#e#ion.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1997,27:697-714
21 周晓林,孟祥芝.中文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应用心理学,2001,7(1):25-30
22 孟祥芝,周晓林,曾飚等.动态视觉加工与儿童汉字阅读.心理学报,2002,34(1):16-22
23 孟祥芝,周晓林,曾飚等.发展性阅读障碍与知觉加工.心理学报,2002,34(4):437-442
24 张承芬,张景焕,常淑敏等.汉语阅读困难儿童认知特征研究.心理学报,1998,30:50-55
25 沙淑颖,周晓林,孟祥芝.发展性阅读障碍的ERP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3,11(2):141-146
26 周晓林,孟祥芝,陈宜张.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脑功能成像研究.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2,18(2):568-572
A Review on Reading Disability of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Students
LI Weiya FANG Junming
(Colleg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062)
Abstract The study on the reading of students with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ASD)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around two or three decades in other countries while in China it's only at the beginning stage. As some ASD children with academic abilities start to enter primary schools,their learning abilities and typical features,especially the issues about their reading strategi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reading abilities,have drawn more attention and concerns from their parents and teachers. On the basis of the related foreign researches,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the features,mechanisms,and intervention principles of reading of ASD students,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carry out the related reading research of ASD children in China with combination of traits of Chinese characters.
Key words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ASD) reading disability reading patt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