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孤独症儿童的家庭教育康复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近年来发病率有显著增高趋势,其主要症状表好现为:社交困难,言语发育迟缓,刻板行为或仪式性行为。早期孤独症儿童如没能得到及时教育训练和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矫正难度的加大,孤独症儿童及可能出现痴呆,智力低下,语言退化,生活难以自理,情况严重者还会伴随出现癫痫等症状。由于其预后效果较差,一旦在家庭中有孩子被诊断出有孤独症,这就意味着这个家庭痛苦的开始。孤独者患儿将很难融入社会,他们的康复、入学和就业等问题都会相继出现。给孤独症儿童家庭套上了承重的精神枷锁。从孤独症儿童现有的教育康复形式看,家庭教育康复是一种主要的康复模式,家庭在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家庭在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中的重要作用
(一)家长能为孤独症儿童提供持续的教育康复
孤独症康复的核心指标是孤独症儿童的基本社会化,在社会性发展中,社会情感、自我意识、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康复绝不是一年半载所能解决的,它是一个长期的、持久的康复过程,甚至要贯穿孩子成长的始终。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最多,也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
(二)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化发展需要家长的主要支持
孤独症儿童社会情感的障碍的攻克是孤独症儿童社会化的难点,它需要高度强、高度密、高度纯的情感灌输与渗透的过程,需要在情感氛围中感知、接受、熏陶。而家庭及家长正好能够提供长期有效的环境。
(三)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提供最大的支持
训练机构的特殊环境是短暂的小环境,当孩子走出训练机构的时候,创设支持孩子康复、发展的环境的主要责任会重新回到家庭。在环境中发现孩子的交往问题,在环境中解决问题,在环境中学习,在环境中进步,最后达到对环境的适应。在社会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机构训练向自然生活的迁移,也主要是在家庭中得到应用和发展,家庭生活环境无疑是重要的转化环节。
(四)在康复中心、幼儿园、学校等机构中也需要家长的参与
家庭康复模式是目前孤独症康复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康复中心或幼儿园的干预模式中也需要家庭成员的主要参与。
二、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康复的误区
从实践中发现,很多孤独症儿童的家庭教育康复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其训练效果的保障与维持。
(一)不正确的早期干预态度
许多家长对孤独症儿童持有不正确的早期干预态度,这严重的影响了干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孤独症儿童有了问题,家长不敢也不愿承认,而是隐瞒实情,不敢面对这个事实。其实,这样的孤独症儿童及时进行早期干预是有可能融入正常生活的,如果孤独症儿童到了上小学的年龄还不能融入正常生活,这个孤独症儿童的一辈子就有可能毁了。
二是家长过分溺爱孤独症儿童。面对着这样的孤独症儿童,家长不忍心让孤独症儿童再受到一点伤害,所以总是为孤独症儿童代办一切,这样无形中也就剥夺了孤独症儿童学习的机会。
三是家长面对这样的孤独症儿童过分心急,甚至会无谓攀比。每个孤独症儿童的情况不同,所以他们的学习进展情况也会不一样。家长急迫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样的孤独症儿童取得一点进步哪怕是一点点都需要家长和孤独症儿童付出无数的努力。所以,家长要相信自己的孤独症儿童。
(二)盲目相信各种方法或什么方法都不相信
某些家长对通过教育能够使孤独症儿童良性发展这点存在疑虑,对教育康复缺乏信心。以“医”代教,以为医药是解决问题唯一途径,从而造成家庭训练流于形式。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使孤独症儿童康复,怎样#p#分页标题#e#才算是真正帮助他们。所以千方百计打听治疗孤独症的特效药物希望能通过药物治好自己的孩子,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由于服用过多精神类兴奋药物导致孩子智力下降、食欲不振、痴呆、甚至癫痫也屡有报道。
.随着康复机构的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孤独症康复方法被引进和摸索出来。家长为了能使自己的孩子有所进步,只要新提出什么康复方法都想对孩子试试。
只有在家长自己觉得孩子真正需要这一套疗法再来进行. 而不是因为别人做家长没做, 一些其它奇怪的理由而去烦恼要不要做.,真正需要这套疗法的家长, 自己会深深的感觉到孩子有这方面的需要. 不需别人的游说. 同时, 不需要这套疗法的家长, 自然会对其嗤之以鼻. 自己要观察孩子需要的是什么. 而不是期待别人告诉你你应该做什么.。任何疗法, 如果你自己是持以不信的态度, 或是怀疑的态度, 请不要让孩子做. 不需浪费家长和孩子的时间与金钱. 尤其是同类疗法和信息疗法, 信心是使疗程有效的一大关键.,信与不信都有其能量 。
(三)训练内容单一,过分夸大某一方面的重要性
比如单纯强调语言训练,忽视其他辅助训练,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孩子会说话了,一切就都好了”,显然这是一种误区,因为会说话并不等于会交流。就我们所遇见的孤独症儿童有许多都会说话,甚至有的还能背很多唐诗,但却无法与外界正常交流,这能算是真正会说话吗?从语言学上讲,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如果人的言语起不到交际的作用,那么言语本身也不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另外就是由于自身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限制,盲目的去做感觉统合训练,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感统训练上,耽误了孩子的语言、智力、认知等发展的关键时期。
(四)训练目的与手段混淆
有的家长在家庭训练中存在着为了训练而训练的现象,错误地理解为训练的目的就是完成训练内容本身,造成目的手段混淆。这样做的后果,一是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的训练手段必然单一;二是无形中把一天的生活内容和时间划分为训练和非训练两大类,没有将家庭训练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从而影响训练效果。其实训练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建立社会交往能力,这其中包括社会适应能力和用语言交流的能力等,而现在操作者所进行的一切训练都是为实现这一目的而开展的。换言之,一切有助于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和方法都是操作者应该运用的,有部分家长在他们对孩子的家庭训练中,却存在为了训练而训练的现象,即不是从手段到目的,而是从手段到手段。比如以训练拍球为例,他们认为拍球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会拍球,从而产生了这样一个结果,即拍球时为训练时间,不拍球时为非训练时间,只视拍球这一活动是训练内容,而视拍球外的其他活动为非训练活动。这样做所达到的结果实际上只能是事倍功半,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把手段与目的混淆了,而正确的做法就是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手眼协调能力及在此活动中孩子对他人指令的理解与配合,通过拍球活动来达到此目的。即拍球只是此时的训练手段,同时充分利用拍球以外的时间,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训练手段和机会,共同为实现上述目的而进行训练。教育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把训练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去,才能促使训练早出成果,以真正达到训练之目的。
三、对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康复的建议
(一)家长需持有客观的教育康复态度
1、转变态度,树立信心
转变态度,树立信心是开展家庭康复的首要工作。家长要相信通过康复训练可以使孩子的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改善,能够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孩子立足社会,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2、尊重孩子
孤独症的孩子与健全儿童、与成人一样也有被尊重的心理要求。尊重孩#p#分页标题#e#子,不仅仅是表现在尊重孩子的兴趣、愿望和要求,不强硬地让孩子绝对服从。更重要的是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善于发现孩子微小的进步,及时地对孩子提出表扬,进行鼓励,以激发孩子的兴趣,甚至有时在孩子没有进步时,切忌批评指责他们的无能,更不能把“你怎么这么笨?”等消极的话挂在嘴边。家长永远不应对孩子说消极的话,而要说:“你行,你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在家庭康复训练中有许多例子说明,信任和鼓励的话语,就会给孩子增添信心、提高兴趣。相反,轻视、责骂孩子,有时尽管是大人无意识的,或者是口头语,也会使孩子幼小稚嫩的心灵留下深深的阴影。如果孩子经常处在这种氛围之中,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使他们自己从心底里感到自己不行,最终使家庭训练的效果收效甚微,导致康复训练走向失败。
3、有计划、有测评的原则
系统家庭康复训练强调个别训练计划,家庭训练计划的拟定促使家庭训练有目标、有步骤、有阶段地进行,并且强调对训练全局的掌握。测评将使家庭康复效果得到证明,并且为以后的训练提供依据,变随意的、难于坚持的家庭训练为较为规范的、有明确目的、有检查督促的、真正有效的康复过程。
4、充分利用生活情景进行训练
利用生活情景训练是家庭康复训练的一个特点,也是正确实施家庭康复训练必须遵循的原则。家庭康复是在家庭自然的生活条件下和环境中进行,有很多内容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训练,这就需要家长善于利用情景,随时随地地对孩子进行训练。例如“礼貌”作为社会交往的一个方面,是必须要对孩子进行训练的内容,切不能正襟危坐对孩子说上半天,孩子不知所云,而是利用客来客往遇见熟人打招呼等不同的场合,教会或提醒孩子做到与人交往时要在礼貌,并且不断反复强化。再如带孤独症儿童外出的时候,可以教给他许多东西,如认识交通工具,商品、建筑物等认知方面的内容,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东西。在这种状态下学习,也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儿童无意注意占优势,基于这些特点,家长应随时利用各种机会、场合,有意识地对智残儿童提出要求,进行训练,他们往往会记得住、说得出。当然这些知识的掌握也都需要家长进行不断的重复。
家庭是儿童接受社会生活、人际交往最佳场所之一,所以,家长应作为有心人,充分利用生活情景,让孤独症儿童在生活中学习生活。
(二)家长要合理的确定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的内容
孤独症儿童需要很精细专业的训练和治疗,比如语言能力的开发、精细动作的训练,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孤独症儿童才能取得一点点进步。
对于孤独症,目前医学上尚无治愈手段,惟一有效的是早期干预。其实,有的孤独症儿童可能是语言比较弱,也有的是情绪或认知,他们在某一方面稍落后于同龄正常的孤独症儿童,但其他方面很正常。这样的孤独症儿童通过早期教育的干预是有机会融入正常社会当中的,去享受这个年龄的孤独症儿童应该有的生活。
对于家长来说,要正视孤独症儿童、理解孤独症儿童、接受孤独症儿童、爱孤独症儿童、夸孤独症儿童。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地学习,多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去帮助孤独症儿童。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生活自理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三)家长在孤独症儿童家庭康复中的责任与任务
1.为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标
孤独症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生来具有体力和智力方面的能力,只不过是孤独症会使孩子眼下的能力发挥受到局限,至于以后他的潜力也很难预料。因此,家长既不能觉得孩子这也学不会他,那也做不到,又不能盲目高估孩子的能力,甚至脱离孩子能力的实际状况或盲目地与别的孩子攀比,而为孩子制定出脱离孩子能力状况的训练计#p#分页标题#e#划和今后的发展目标。一定要结合孩子的病程、目前的能力状况、受教育程度和接受能力等实际为孩子制定合理的短期训练目标、中期训练目标和长期的训练目标以及孩子今后的发展目标。这样才更有利于孩子,也更有利于自己。
2.合理训练
(1)在指导下进行训练
孩子的训练应该是科学的。因此,家长一定要在专业人仕的指导下,通过规范的评估确定孩子的训练基线和能力状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并进行训练。切不可盲目模仿他人的做法而强加给自己的孩子。
(2)掌握灵活多变的训练方式
孤独症儿童的训练与正常儿童的训练有共同之处,但是,在训练方式方面又有其特殊性,家长必须掌握灵活多变的训练方式,才能适应孩子发展的需要。
(四)做好对孤独症孩子的长期康复教育打算
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不是三五年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很多孤独症儿童的家长抱着急切的心情将孤独症儿童送进很专业的机构,为孤独症儿童挑选很有经验的老师,想让孤独症儿童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回归主流。这些家长的观点是不对的。很多孤独症教育专家一再强调孤独症儿童的教育需要持之以恒。现实也证实了这一点。因此作为孤独症儿童的家长,要做好长久训练教育的打算,放平自己的心态,详细了解自己孤独症儿童的能力,给孤独症儿童最合适的教育方式,步伐不能太快,对儿童的期望不能过高。孩子在康复中心几个小时远远是不够的 家长才是真正的康复老师,作为家长必须学会康复如何康复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不可能在中心呆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