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天性从哪里来
在最新的遗传学研究中,明尼苏达大学的布沙尔领导的一项双胞胎研究十分引人注目。布沙尔与同事们实际观察了数百对同卵及异卵双胞胎,进行生理与心理测验。结果发现,许多人格特质 与遗传有显著的关系,如领导能力、压力承受度、墨守传统的程度与想像力等。其他研究也发现,害羞的遗传可能性非常高。某些心理疾病上的强迫性行为和药物上瘾也跟遗传有关。 基因影响我们的特征,这些特征规范出人的气质。基因在幼儿期为每个人设定了与环境互动的精神状态。最近的研究发现,即使是婴儿,也可能表现“A型行为”:容易激动,有侵略性,就算教他们放松心情,他们仍动不动就发脾气。 知道孩子一出生,即会因遗传而展现某些特征(例如容易激动)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此一来,我们才可以确知,这些特质是否会一辈子保持稳定,或是会有所改变;会一直存在,还是依情况而定;其他的特性是否会出现,还是等情况一变,立刻退回原有个性的阴影里。 新的研究也开始解释这个现象。一所专门研究老化的机构,赞助一个纵向研究计划:密切注意一万个人在九年之间的变化。结果发现,有些特质并未随时间而改变。 为了解读个性,科学史学者波珀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以幼儿期显露的面貌为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人格特质?我们辨认出来的特征,必须如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所言,要符合“个人自然天成的神经网络”,也就是脑中实际的网络系统。当我们逐渐偏离自然,把情境或社会因素纳入生命,我们仍然被自然召唤。“年龄、性别与社会地位帮助我形成对人生的看法,”奥尔波特写道,“这些看法只是部分的自我。事实并没有改变……我的癖性依旧隐藏在内。” 半岁前形成个性 要找出代表精明个性的正确基因,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精明是成人的特性,经过时间的累积后,才在某种情况下表现出来。可是,洞察力与敏感或许是精明的基础,是它的前身,这比较容易和它的基因矩阵联结起来。我们的任务就是开始留意以不同形式存在的个性。 好客也是一项成人特质,在特定情况下表现出来。它不是婴儿行为。没有人会说:“哇!你的宝宝多么好客啊!”不过,“对触摸的感受力很强”,倒是形容婴儿的恰当说法,因为它和基因矩阵关系密切。 出生六天的女婴和60岁的妇人在特质上并不相同。而且自古以来,雕琢天性的事一直饱受争议。例如:“正义、真实、克己、心意坚定、乐善好施、坚忍不拔、慈悲、谦逊、奉献、耐心、勇气,以及不屈不挠”,这是莎士比亚的《麦克白》第四幕第三场马尔科姆所列出的“王者风范”。希波克拉底(希腊医师,有“医药之父”之称)以冷静、忧郁、乐天、暴躁,作为气质的主要分野;并指出,快、慢、强、弱(也可能处于任两者之间)为人的四种基本特性。对心理学家荣格来说,外向与内向是支配个性的类别。他认为:审慎运用意志力是主动的外向,受到驱使则是被动的外向。 以上这些,只是从历史上数百种人格类型里,挑出几种罢了。占星术则是利用非传统的方法,做同样的事情。 然而到1989年,研究人员发现,婴儿在六个月前,许多特性已渐渐形成稳定的模式,这些特性是:“活动力、鼓动力与强烈度”和“手段、适应力、韵律感与破坏力”。第一组被视为“驱力”,刺激婴儿产生活动;第二组为“规范性”,居中调节驱力。 研究小组发现,在某一组特性上占优势的婴儿,其另一组的特性就比较少。最有趣的是,从六星期到六个月的成长过程中,这些特性一直相当稳定。 初生儿的行为模式稳定不变,说明了这规律受外界制约的程度,不如与生俱来的力量大。它强化了固有的内在倾向,随着时间的演进,尽管有所波动,仍会自行演变为一个基本范畴。我们可以称之为“个性”——围绕一个主题的各种特质,出生时即影响先天倾向,也将影响成年后的样子。只是,最后分化出来的特征(如“好客”或“精明”)可能有所不同。 其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研究小组针对分居两地长大的同卵双胞胎所做的研究,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特色,即婴儿早期的社会行为。 情绪的影响力 有些孩子对环境的兴趣有限,不太能刺激母亲做出特定反应,以迫使别人听见自己的意愿与需要;有些孩子却能完美地表达需要,很快得到满足。第一种孩子倚赖父母的“解读”,满足他们的需要;第二种孩子生来就比较能要求满足与刺激。一般人通常以为,这些特质是环境使然,是父母诱导或妨碍婴儿的活动所致。但是婴儿生来即有参与能力。在不同家庭长大的同卵双胞胎,往往都有这项能力。 参与环境的能力似乎是先天的倾向。我们可能生来就有参与的潜力。潜力的激发仰赖环境的刺激,同时,潜力也会影响婴儿将来的成长。有些成年人用行动来面对世界;有些人尽量以不需实际行动的方式,规划心中的想法与计划。这些特色在成人期可能转型,甚至表现恰好相反的行为。但是基本形态仍可产生影响力,它们在选择职业、社交互动与生活模式上,仍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另一个显著的特质来自于有关情绪的研究,也就是所谓的情感。我们发现,孩子的情感状态和父母有关。父母认为有问题,但仍获得接纳的孩子,或是父母温柔以待,受到悉心照料的孩子,和爱挑剔、消极或心绪混乱的母亲抚养的孩子相较,前者在心境上较为积极进取。尽管有些遗传倾向没有改变(例如某些疾病),母亲仍会把情绪的倾向传到子女身上。举例来看: 一对同卵双胞胎有酗酒的倾向。其中一位拥有积极的心态。这种心态得自他的父母。因此,他好像比较没有理由像另一个双胞兄弟一样继续喝酒。他真的戒酒了。 另一对双胞胎都有肠胃方面的问题。其中之一的父母给予他许多支持,因此他比双胞兄弟少受肠胃不适之苦。这项事实衍生出一个不寻常的状况:两个孩子的问题虽然一模一样,但快乐的孩子总比悲观的兄弟健康。 感情和大脑的特定区域有关,也有强而有力的遗传根源。最近研究人员在人类染色体上,就已找到躁郁症基因的确切位置。躁郁症不一定是因为差劲的父母所致,它是神经与遗传上的问题。表达或接收感情讯号方面的疾病(如自闭症)也是来自遗传。情感虽受环境左右,遗传与胚胎时期的影响,依然是值得考虑的因素。 基因与环境互动 同卵双胞胎研究发现的最后一项基本特征是:有些婴儿对人比较感兴趣,他们密切注意人的脸孔与声音,对没有生命的东西缺乏兴趣,如玩具或填充玩偶;有些婴儿则特别偏爱无生命的事物。 一个基因好比海底的一颗小圆石。它不会对表面的海水造成任何值得注意的影响,也不会自行形成漩涡。因此我们不能笃定地说:“在那漩涡下面,一定有颗小小的圆石。”或是认为某些特性(比如害羞)一定是某个基因所致。基因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很少是一对一的。构成个性的各种特质多半不是单一基因造成。没有一个基因单独导致好奇、悲伤或坚毅不屈的个性。 基因可能形成某些基本特征。我们出生时,某些独特模式(如参与感和好奇心)使我们的身体适应环境。这个模式有一部分具有一定的弹性,让个性获得表现空间。基因密码也包含在这个弹性范围之内。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慢慢明了,基因矩阵的运作如何反应生活的各种状况,也逐渐看见先天禀赋与后天环境的互动情形。 1941年,有个关于日本一对双胞胎兄弟的报道: 两兄弟一出生就被分开,在不同的家庭里长大。互不认识的兄弟俩直到二十出头,还一再同受肺结核之苦。更不寻常的是,他们在生命的同一阶段走上相互背离的路:一个成了小偷,被逮捕后锒铛入狱;另一个则成为基督教的牧师。 但是,这对分道扬镳的兄弟却具有一种共同的内在性格,研究人员称之为“意志薄弱”。他们很自然地受到两种不同却强大的环境力量左右——罪恶与基督教。因此,我们也不能忽视内在与外在两种压力。 经验与机会各有不同,正如遗传而来的脾气各不相同一样。为了更加了解不断演变的性格,我们必须从个人适应世界的状况来思考,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生命。被基因刺激而引发的改变,也会受到环境变化的调整。基因传递新的讯号,制造新的蛋白质、酵素与荷尔蒙,修正过去的结构与功能,激发各种可能的行动。环境或多或少、主动或被动,也不时影响着这个过程。我们既要看到个人的性格在刹那间完成,但也得看到它如何在生命历程中自我创造并一步步彰显出来。这正是发展与成熟过程最让人着迷的地方。 摘自《自然的指印》/[美]彼得·B·纽鲍尔、亚历山大·纽鲍尔著/赵永芳译/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15.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