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自闭症儿童个别化教育中的作用
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在特教界被视为最难以训练和康复的特殊人群。自闭症的核心障碍为社会性趋向能力差,看人频率低、对于熟悉的人少有表情,满足于自处、异常的眼神接触、对其他人的兴趣有限、社会性微笑有限、动作模仿有限、叫其名字相应不佳、很少注意他人手上所拿的物品等。同时他们的相互注意协调能力差,表现为眼神交替、手指指示、跟随手指指示等能力严重不足。多年来,自闭症儿童的训练都是以西方的一些理论和方法来介入,比如ADA行为矫正训练、结构化教学、地板时光等,这些都带有明显的西方的文化传承和特点。近年来,由台湾本土开发研究的PCI(游戏文化介入)自闭症训练的新理念开始在国内宣传。本人有幸参加了两期PCI的推广活动后,结合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积累的游戏教学的经验,把理论运用到对自闭症儿童的个别化训练中,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以下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感想。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他认为小孩子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一种巨大的动力,在身心的发展中起很大的作用。由此可见,游戏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是儿童认识他们自己与世界的方法,也是开始学会许多自然的、社会的、智力的基础和概念的途径。作为儿童成长的途径之一,游戏可以提供一个不可或缺的环境来支援儿童认知、身体、心理情绪及社会能力的发展。鉴于自闭症儿童的各种发展性障碍,为他们在个别化训练中提供游戏教学,对他们的沟通能力、注意力协调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帮助。
一、游戏有助于自闭症儿童对别人产生兴趣。
在PCI的理论中提到,模仿儿童的行为,是与儿童建立关系的开始。自闭症儿童通常有很多个人独特的行为,如玩弄手指,摇晃脑袋,嘴巴发出不明所以的声音。当他们进行自己的这些活动时,对周围的事物或发生的事情都不予理睬。
老师在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训练时,采用了“以心印心”的介入策略,从模仿儿童各种行为、发出的各种声音开始,以初步建立起彼此的联系。果然,一段时间后,该儿童对于其模仿者(本人)产生了兴趣,有时会好奇地回望模仿者,由此模仿者和他的眼睛开始有了短暂的接触,如此多做几节课后,彼此的关系得以初步建立。开始进行的听指令训练中,与老师的眼神也有一定的接触,并在老师的示范下能完成简单的任务,学生对指令充耳不闻的现象有所好转,眼神的注视也有一定的进步。训练前,在大班中进行上课时,他基本上对讲台上的老师没有兴趣,但在与该生开始建立关系后,老师发现在课堂上学生有时会偷偷地观察老师,尽管老师在回望时学生会马上转移视线,但这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学生已经开始对训练者产生兴趣。
二、游戏有助于自闭症儿童不良情绪的调控。
我们都知道,自闭症的儿童在情绪调控方面都非常差,他们不时会大叫、哭闹、呜咽、抽泣,甚至会有自伤或他伤行为。在PCL的理论中强调,让自闭症的儿童每天都发自内心的大笑,有助于减少各种不良情绪的发生。因此在个训中,我每次课前都必须做一个气氛调控的游戏,比如毛毛虫、拍手或唱歌(该生非常喜欢唱歌)等,让学生能在较好的情绪中进行下面的训练。毛毛虫的游戏本来是训练学生的眼神注视能力,但在使用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学生对身体的接触很喜欢,每次老师挠他的身体时,他都会笑。于是我把这个游戏作为调控气氛的手段,在每节训练课前都让他大笑一两次,使得学生在接下来的各种训练活动中,能表现出比以往更好的耐心与专注力。而拍手游戏和唱歌就穿插在训练中,当学生出现不耐烦的情绪时,马上结束并转到轻松的游戏中,等学生情绪好转后,才又重新进行训练。
三、游戏有助于自闭症儿童进行模仿性学习。
模仿性学习是学习人类的#p#分页标题#e#意图性行为,是一种主动性行为。自闭症儿童正是缺乏了这种主动性学习的动机和行为。当学生与训练者的关系初步建立后,可以与学生做一些建立规律的游戏与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对视或主动性行为的出现,增加主动与外界接触和了解机会。的根据PCI提供的部分游戏和该学生的情况,老师设计了走积木桥的游戏。老师牵着学生的手,走几步,停下来,这样重复好几次,一直到学生习惯这样规律,然后突然在某一次“停”的时候,完全停下来不动,学生会在规律发生中断的时候与老师进行对视,这就是他的主动性对视。能够产生主动地对视,对于自闭症学生来说是从自己的世界中向外界迈出的一大步。同时,老师还利用积木桥的色彩增加学生训练的兴趣。在这类规律性游戏进行过一段时间后,我尝试和他玩“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主要是做一些简单动作的模仿,如举起双手、两手摸耳朵等等。游戏当中配合食物的强化奖励。在经过大概一个学期的训练,尽管学生还不能有比较好的主动性行为,但在老师的协助下,基本能完成该游戏,在每天的晨间做操中,学生的一些模仿性动作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运用游戏介入到自闭症儿童的个别化训练中,尽管尝试的时间不长,但学生在沟通、情绪与模仿等方面中都已经或多或少地得到了一些进步。特别在训练之初,训练者与自闭症儿童之间需要建立起初步的联系,以游戏这种比较轻松,形式多样的活动介入效果显著。但基于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性,在实际的训练中还存在有不少需要解决的困难,比如不同程度的自闭症孩子在游戏训练的梯度应该如何把握,训练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是否合理等,这都需要后续更多的系统学习和实际的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