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及教养原则
关于自闭症,至今仍然是难解之迹,这种广泛性发展障碍可以发生于任何阶层及任何家庭,目前自闭症的发病率有“万分之二”的统计,更有让人侧目的“千分之六”,也就是说166名儿童中,将可能有一名自闭症谱系疾病患者,其中智力正常及接近正常的自闭症儿童被称定义为高功能自闭症,多动症作为注意力障碍也被归为自闭症谱系疾病。
很多人说,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等伟大人物,都曾经是自闭症患者,在自闭的状态中,他们更易于专注,从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然而,像很多被贴上自闭症标签孩子的家长一样,我们只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做一个心智健康,被众多友谊包围,能够爱并能享受爱的普通人。更何况,那些凤毛麒角的故事对于大多数的自闭症儿童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绝不可能成为家长们聊以自慰的借口。
我的孩子,就是一个被贴上轻度高功能自闭症标签的孩子,即使医生强调轻度和高功能这两个概念,并且认为干预得当,孩子完全会有光明的未来,这个标签的到来,仍然给我们的家庭带来了太多的泪水和疑惑,但同时也带来更多源自于爱的坚强。我的孩子,不但拥有天使般的容颜,也拥有最纯粹的心灵,值得庆幸的是,他生来就是一个懂得爱与被爱的小孩,还是一个天生的乐天派。从他接受干预以来,尽管时有起伏,但仅凭一个五岁不到的孩子,能够尽量按照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完成艰苦的训练来看,作为母亲,我认为他做的很好,非常了不起,值得我们为他骄傲。
尽管我和家信心与日俱增,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属于矫正他身上不良行为的黄金时间越来越有限,而并不专业的我们还正在摸索着一条并不明确的路线,在阅读大量的书籍文献,在无数前辈的无私发表的经验之后,我编写这份资料,谨献给各位无私的爱着奔奔和奔奔爱着的人们!
理解自闭症儿童
有人这样说过:“自闭症儿童是活在他们的世界中,而高功能自闭症儿童是以他们的方式生活在我们的世界中”。回想奔奔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我们可以回溯到他特别的思维方式和特别的行为。相对于在正常轨道的孩子,奔奔执拗、有惰性、不爱学习,难于沟通,因此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他的教育都相对困难。然而,同时我们又惊异的发现,对于有兴趣的事情,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又能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注意力和探索精神,自学成长的案例不胜枚举,一些孩子甚至拥有一些让成人瞠目结舌的特异功能。于是,这些孩子时而是撒旦,时而又是天使,而作为关注他的人,我们都是情感动物,我们完全不能置身于事外。于是在心急如焚之下,我们无法不被激怒,我们又无法不去纠正他。特别是大个子的奔奔,一岁个头像两岁,三岁像五岁,五岁已经俨然像一个小学生了,我们常常不自觉的提高了对他的要求。社会的眼光则给了孩子更大的压力,当孩子在公共场合有了一些不恰当的举动时(如抢了小朋友的棒棒糖,一个没有力度但看上去吓人的推搡),其它人的指责和异样的目光伤害的不仅仅是家长,也同样伤害着孩子们。我们无法百分之百做到科学、中立,但让我生气和绝望的时候,试着给自己三秒钟的平静,对,我们之所以付出这么多努力,正是因为孩子需要帮助,如果问题能在短时间内解决,那也不成为问题了。深呼吸,好了,小家伙,我要继续和你斗争呢,看你这个小调皮,让我想想有没有其它的办法来对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