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不理陌生人是不是“自闭症”
自闭症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不和人交往与交流,那么幼儿不理陌生人是不是“自闭症”?这还需要进一步的确认。
哈尔滨市的姜女士家的儿子今年三岁半,平时在家挺活泼,跟家里的家长,熟人有说有笑。可一碰到外人,便一直沉默,或者置之不理。听人说,孩子不与外界交流是“自闭症”的表现,姜女士领孩子走了好几个儿童心理咨询门诊,可检查结果都没有问题。
从一些幼儿园了解到,当前孩子这种交往上的怪现象十分普遍。如果有客人走进教室,孩子们会异口同声地大声说:“客人好!”可到了操场上,客人与孩子单独交流时,孩子就不予理睬了。
对此,儿童心理专家说,孩子形成这种习惯的原因,与家长、老师的教育有关。不少孩子从记事起,家长和老师反复告诉: “如果有生人要带你走、给你东西吃或跟你说话,不要理他。”特别是4岁以下孩子,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几乎是一片空白。家长、老师的教育,成了孩子心中的“处世原则”,在生人面前,他们会本能地失去安全感。但这种现象与“自闭症”有本质区别,家长不必担心。“自闭症”又叫“狐独症”,多是与生俱来的,发病于两岁半以内。患童不会与人交流,对家长、老师也一样。
医生提醒家长和老师,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到专科门诊检查,不要一味认为孩子认生或内向,以免贻误治疗,影响孩子正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