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与玩具沟通可能有自闭倾向
玩具是孩子的一个伙伴,很多的家长不放心孩子外出,就给孩子买了很多的玩具,让海一个人呆在家玩。这样孩子就一直与玩具为伴,缺少了真实伙伴的沟通。
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要与孩子有及时的够沟通,不然孩子只存在于玩具的世界。对整个社会会存在一种冷漠,无视的态度。
1、细节•病因
玩具多了亲情少了
孩子长期缺乏交流
儿童心理专家姚立主任认为,不少家长都非常注重宝贝的早期发展,精心为宝贝挑选了适合他们年龄段的各种各样的玩具,反而忽略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表面看起来孩子自己在各种玩具前玩得很投入,但时间长了之后,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就会明显匮乏,孩子的情感依托都给了玩具,家长的爱也无法传达给孩子。这样的孩子因长期缺乏交流,就会患上孤独症。
2、 细节•症状
不看人了不理人了
孩子有时还会自伤
孤独症发展到后期就会成为自闭症。
孤独症的症状十分明显,家长应该密切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当孩子出现以下变化时,家长就要特别小心了。一向很喜欢说话的孩子突然之间不喜欢与人交流了,开始躲避别人的目光,不愿意与人对视,与人交谈时也不看对方的脸,而且说话没规律,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听力没问题,但听到别人叫他的名字时却又无动于衷。有时还有自伤行为出现。
3、细节•呼吁
病见好了不再来了
家长耽误孩子治疗
孤独症的治疗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 3个多月,而且有些患儿的治疗将是终身的。但现在只有一小部分家长能坚持到医院为孩子治疗,有些家长认为只要多陪孩子玩儿就能让他们恢复健康,这是十分错误的。从医学角度分析,孤独症的治疗涉及行为与语言等多方面,不经过系统训练很难收到效果。医生呼吁,家长应该重视孤独症,不可自己乱开“方子”,否则不但对治疗不利,还会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